返回 大民富商苏半城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250集:半城的烟火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着雪沫子灌进来,灯笼的光晕剧烈摇晃。苏半城转身时,看见个蒙面人站在门口,玄色披风上落满雪花,手里的弓箭正对着他心口。那人拉弓的姿势让他心头一震——右手拇指扣弦的角度,左臂微曲的弧度,与二十年前射杀父亲那支冷箭的角度完全相同。第216集里蒙面人的箭法,原来从未离开过这座城。

    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    nbsp“把羊皮纸交出来。”蒙面人的声音裹着寒气,苏半城忽然注意到他左手小指短了半节。就在这时,卖糖画的老汉从阴影里走出,手里的糖钥匙“当啷”落地,碎成晶莹的碴子:“谭大人,二十年前你答应过不杀苏家后人。”蒙面人猛地扯下面罩,露出谭宗浚那张总是挂着笑意的脸,只是此刻嘴角的皱纹里爬满了冰霜。

    nbsp四、官衙的对峙

    nbsp太原知府衙的灯笼亮到后半夜,烛火在窗纸上投下扭曲的人影。谭宗浚的官帽摆在公案上,帽翅上的铜饰在烛火下闪着冷光,与他指间转动的玉佩相映成辉。“苏东家深夜带人闯我书房,是嫌杀虎口的教训还不够?”他捻着胡须的手忽然顿住,因为苏半城将那叠账册摔在了案上,纸页翻动的声响像群受惊的蝶。

    nbsp账册缺页的地方被羊皮纸补得正好,第243集里丢失的账册缺页,此刻正印着谭宗浚的朱砂印。苏半城指着其中一页,那里记载着光绪元年腊月十三,有批“蒙古药材”通过杀虎口入关,押运人签名处写着父亲的名字,却用的是谭宗浚独有的连笔字。“二十年前您在蒙古王府盗走盐引母版,用我父亲的名义印发假盐引,再嫁祸给他通敌叛国。”苏半城的声音撞在青砖墙上,“第247集里父亲的日记写得清楚,您左手腕上有块月牙形的疤,是当年盗印时被烙铁烫的。”

    nbsp谭宗浚猛地掀翻公案,砚台落地的声响惊得院外的狗狂吠起来。烛台坠地的瞬间,火光在他左手腕上投下道月牙形的阴影——果然有块疤。“你父亲当年就该死在黑风口,要不是常老三偷偷换了箭簇……”话没说完,院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,常家的家丁举着火把涌进来,为首的常老三举着本账簿,封皮上还沾着圣母殿壁画的金粉——第221集里常老三的账本,原来一直藏在晋祠圣母殿的壁画后。

    nbsp“谭大人,这是当年你分赃的记录。”常老三的声音发颤,他怀里还揣着父亲的砚台,正是第206集里那方刻着“守拙”二字的端砚。苏半城忽然想起父亲总在月圆之夜摩挲砚台背面,此刻借着烛光细看,果然发现砚底刻着行小字:“盐引母版藏于协同庆密道第三砖下”——与第228集里协同庆的密道完全吻合。

    nbsp谭宗浚忽然笑起来,笑声撞在梁上,震得灰尘簌簌落下:“你们以为扳得倒我?蒙古王府的密信还在我手里,那上面可有当今王爷的印鉴。”他不知道,此刻蒙古王爷的亲卫正站在院外,手里拿着第244集里最后的密信,那是王道士用半片烧焦的羊皮换来的真相。

    nbsp五、半城的烟火

    nbsp正月十五的烟火在子时准时升起,苏半城站在隆昌号的顶楼,看火光照亮半个太原城。第250集的晨光正漫过城墙,把协同庆票号的金匾染成暖黄色,就像父亲日记里写的那样:“等雪化了,让半城的人都能吃上热乎饭。”

    nbsp小四跑上来递过封信,是蒙古王爷的亲笔谢函,墨迹还带着墨香。第244集里最后的密信终于有了回音,假盐引案的涉案者已尽数伏法,谭宗浚被押入死囚牢时,怀里还揣着半块糖画,是卖糖画的老汉——也就是当年被他灭口的死囚的孪生弟弟——给他的“饯行礼”。

    nbsp苏半城摸出怀里的羊脂玉盏,裂痕在晨光里像道愈合的伤疤。他忽然明白第249集里隆昌号的晨光为何那样暖,原来所谓半城的烟火,从来都不是某个人的家业,而是千万人心里的灯火。楼下传来孩童的笑闹声,卖糖画的老汉正给孩子们捏兔子,他左手虽然缺了半指,捏出的糖兔却格外灵动。

    nbsp烟火在夜空绽开时,苏半城把父亲的砚台放在栏杆上。墨汁里映着漫天星火,像极了二十年前那个雨夜,父亲抱着他看烟火时说的话:“这城啊,一半是生意,一半是人情。”此刻杀虎口的风正穿过街巷,带着蒙古草原的气息,卷着半城的烟火,漫过了钟楼的飞檐。

    nbsp东方泛起鱼肚白时,苏半城走下隆昌号的楼梯,看见常老三在给伙计们分包子,卖糖画的老汉在教小四捏糖人,王道士蹲在墙角数着刚收的香火钱。街面的灯笼还没熄灭,与初升的朝阳交织成片温暖的光晕,他忽然想起父亲常说的“半城”,原来不是指半个太原,而是这烟火人间里,每个人心里那点不肯熄灭的光。

    喜欢。

第250集:半城的烟火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