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4集:粮仓里的新通风扇[2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nbsp; nbsp有天上午,县里的粮商王老板来拜访,刚好看到伙计们开着仓门,通风扇也在转,忍不住笑:“敬之兄,你这是何苦?有了风扇还开仓门,多此一举啊。我上个月也装了风扇,现在仓门都不用开,粮食干得很,还省了不少人工。”
nbsp苏敬之请王老板坐在槐树下,让伙计泡了杯新茶。“老王,你尝尝这茶,是今年的新茶,晒足了太阳,喝着有股子甜。”他看着王老板喝茶,继续说,“粮食和茶一样,得透气,得见太阳。你是粮商,卖的是粮食,可我苏家的粮仓,不只是卖粮食,还得让百姓知道,咱们的粮食干净、实在,能让他们吃得放心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nbsp王老板放下茶杯,脸上的笑容淡了些:“敬之兄,现在是新时代了,讲究效率,老理该改改了。你这样又开风扇又开门,成本高,还赚不到钱,图什么?”
nbsp苏敬之指了指粮仓门口的牌匾,上面写着“苏记粮仓”四个大字,是他爷爷当年亲笔写的,漆皮虽有些脱落,却仍透着股庄重。“图的就是这牌匾上的字。我爷爷开粮仓的时候,就说做粮食生意,要对得起天地良心,不能赚黑心钱。这开门透气的规矩,是他定的,传了三代,不能在我手里断了。”
nbsp王老板没再说什么,喝了茶就走了。看着他的背影,小林忍不住问:“东家,王老板说得也有道理,咱们这样确实成本高,要是别的粮商降价,咱们怎么办?”
nbsp苏敬之拿起算盘,轻轻拨了一下,珠子发出清脆的响声。“咱们的粮食,百姓吃着放心,这就是咱们的底气。要是为了省钱,丢了老理,丢了人心,就算赚了钱,也站不稳脚跟。”
nbsp入夏后的第一个晴天,太阳格外毒,晒得地面发烫。苏敬之让伙计把所有仓门都打开,通风扇也开着,里外通透。他站在粮堆边,看着阳光洒满粮仓,麦粒在阳光下泛着金光,忍不住伸手抓了一把,凑到鼻尖闻了闻,有股子阳光的味道。
nbsp“东家,你看!”小林忽然喊了一声,指着仓角。苏敬之走过去,只见几只麻雀落在仓门口的粮堆上,啄着散落的麦粒,一点都不怕人。“以前仓门总关着,麻雀都不来,现在开门透气,连麻雀都来了。”小林笑着说。
nbsp苏敬之也笑了,他想起小时候跟着父亲来粮仓,那时候仓门总是开着,阳光照进来,麻雀、鸽子经常来啄粮,父亲从不赶它们,说粮食是天地给的,给鸟儿留点,也是积德。“你看,连鸟儿都知道,透气的地方才有好粮食。”他说。
nbsp那天晚上,苏敬之在账本上记下:“今日晴,开仓门晒粮,通风扇运转正常,粮食干爽,无返潮迹象。”他写得很认真,一笔一划,像在刻字。写完后,他把账本合上,放在旁边的木盒子里,盒子里还放着他爷爷当年用的粮票,已经泛黄了。
nbsp过了半个月,县里的百姓都传开了,说苏家的粮食磨成面蒸馒头,比别的粮店香,吃着有劲。有老人说:“这是正经晒过太阳的粮食,有老辈人的味道。”越来越多的人来苏家买粮,连之前在王老板那里买粮的人,也转来苏家。
nbsp王老板听说后,特意来苏家买了袋面粉,回家蒸了馒头,尝了一口,确实比自己家的香。他找到苏敬之,叹着气说:“敬之兄,我服了。原来你守的老理,不是死板,是人心啊。”
nbsp苏敬之笑着递给他一杯茶:“不是我守的老理好,是老理里藏着对粮食的敬畏,对人的用心。咱们做粮食生意的,只要把心放正,把粮食养好,百姓自然会认你。”
nbsp那天傍晚,苏敬之像往常一样,看着伙计们把仓门关上。通风扇还在转,呼呼的风声里,夹杂着远处的蝉鸣。他抬头望了望天,夕阳正慢慢落下,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。他知道,明天一早,他还会来粮仓,看着伙计们打开仓门,让阳光照进来,让粮食透透气——这老理,他要守下去,传给下一代,再下一代。
nbsp日子一天天过,风扇转了又停,仓门开了又关。苏家的粮仓里,始终飘着一股淡淡的麦香,那是阳光的味道,是老理的味道,也是人心的味道。百姓们说,只要苏家的仓门还开着,他们就不愁吃不上好粮食。而苏敬之知道,只要这老理还在,苏家的粮仓就会一直开下去,守着粮食,守着人心,守着那份沉甸甸的本分。
喜欢。
第364集:粮仓里的新通风扇[2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