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大民富商苏半城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386集:药铺里的新诊桌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了——桌面宽,病人离我三尺远,说话得提高嗓门,心里话怎么好意思说?这老木桌窄,病人凑过来,我能闻见她身上的柴火味,能看见她眼里的泪,她才敢把藏在心里的事说出来。你忘了,前年有个少年,总说头疼,在别的药铺看了半年都没好,来咱这儿,坐在这老木桌旁,才跟我说他是怕考不上学堂,压力太大。我没给他开药,就跟他聊了聊,让他每天来药铺帮着晒药,后来他考上了,还特意来谢我,说这老木桌让他觉得像家里的炕桌,能放下心。”

    nbsp王怀安没再说话,可心里还是觉得新桌子好。第二天一早,他特意把新桌子擦得更亮,还在旁边放了个软垫,等着病人来坐。可来的病人,不管是老人还是年轻人,都绕着新桌子走,径直坐到老木桌旁。

    nbsp有个老汉来抓药,陈生好奇地问:“大爷,您怎么不坐新桌子?那桌子更舒服。”

    nbsp老汉笑了,指了指老木桌:“我跟林大夫认识三十年了,第一次来药铺,就是坐这桌子。那时候我儿子得了天花,我急得直哭,林大夫就在这桌子上给我儿子写药方,还安慰我说‘会好的。现在我儿子都当爹了,我还是爱坐这桌子,看着它,就想起林大夫当年的话,心里踏实。”

    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    nbsp陈生这才明白,老木桌不仅仅是张桌子,它记着病人的故事,藏着林大夫的温情。就像桌腿上的布条,缠了一年又一年;就像桌面的缺角,磕了一次又一次,每一道痕迹,都是药铺里的人情味。

    nbsp后来,王怀安也不再劝林大夫用新桌子了。他把新桌子挪到了里屋,偶尔有外地来的病人,不知道老木桌的故事,会坐上去,可坐不了一会儿,就会觉得不自在,又挪到老木桌旁。

    nbsp有一次,县城里的张掌柜来串门,看见老木桌,皱着眉说:“林大夫,您这桌子也太旧了,跟您这药铺不搭。我那新桌子,天天有人夸,病人都说舒服。”

    nbsp林砚秋笑着给张掌柜倒了杯茶:“张兄,你那新桌子是好,可咱开药铺,不是卖桌子的。病人来这儿,是想找个能说心里话的地方,不是来坐舒服桌子的。这老木桌,看着旧,可它能让病人觉得近,觉得暖,诊病才能准。”

    nbsp张掌柜没说话,喝了口茶,目光落在老木桌上。阳光透过窗户,照在桌面上,把那些磨出来的纹路照得清清楚楚,像一道道温柔的年轮。桌角的缺茬上,似乎还留着老汉的体温,桌腿的布条上,还沾着当年的药香。

    nbsp那天晚上,雨又下了起来。林砚秋坐在老木桌旁,借着油灯的光整理药方。陈生端着碗姜汤过来,放在桌上:“林大夫,您喝点姜汤暖暖身子。”林砚秋点点头,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摩挲,像是在跟老朋友说话。

    nbsp王怀安从里屋走出来,手里拿着块砂纸,走到老木桌旁,蹲下身,慢慢打磨着桌角的木茬:“林叔,我把这缺角磨得光滑点,省得再磕着病人。”

    nbsp林砚秋抬起头,笑了。油灯的光映在他的镜片上,也映在老木桌上,把整个药铺都照得暖融融的。窗外的雨还在下,可屋里的老木桌,却像一块暖玉,守着药铺里的岁月,也守着来来往往的人心。

    nbsp后来,药铺里的病人越来越多,有新来的,也有老主顾。不管是谁,走进药铺,都会先看向靠窗的老木桌,然后走过去,小心翼翼地坐下。他们知道,这张旧桌子,能装下他们的病痛,也能装下他们的心里话。而林大夫,就坐在桌子对面,握着他们的手,听他们说话,开出来的药方,总是带着股让人安心的暖意。

    nbsp那张三洋诊桌,就一直放在里屋,偶尔落了灰,王怀安会擦一擦,可再也没人提过让病人坐上去。因为大家都明白,药铺里最珍贵的,不是宽敞舒服的新桌子,而是那张带着岁月痕迹的老木桌——它记着人情,藏着温度,是林大夫一辈子的行医之道,也是济世堂最动人的风景。

    喜欢。

第386集:药铺里的新诊桌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