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5集:上海博弈,运费换存银[2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优先装船,若走长江水路,可由我号商队护送,保货物无损;且我已传话山西粮行、绸缎庄,凡与沪上商户有往来者,若其银子存在汇通,粮、绸可先货后款,延期十日结账。”
nbsp陈敬之越看越激动,最后一拍桌子:“好!东家这招太妙了!”
nbsp账房先生凑过来,听陈敬之把信里的内容念了一遍,也跟着笑:“先货后款,这可是大便利!那些做茶叶生意的商户,最缺的就是周转的银子,要是能先拿到山西的粮、绸,等茶叶卖了再付钱,他们肯定愿意把银子存在咱们这儿!”
nbsp当天傍晚,汇通上海分号的门口就贴出了新的告示,用红纸写着,墨迹还没干:
nbsp“敬告诸位商户:
nbsp凡在本号存银者,享以下诸利:
nbsp一、存银满五百两,运货至汉口,免一半运费;
nbsp二、存银满千两,除免运费外,优先安排装船,保三日之内发船,走长江水路,比洋船快三日;
nbsp三、存银满两千两,可由本号商队全程护送货物,损一赔十;
nbsp四、凡与山西粮行、绸缎庄有往来者,凭本号存银单据,可先货后款,延期十日结账。”
nbsp告示一贴出来,就围了不少人看。有人念出声,人群里立刻炸开了锅。
nbsp“真的假的?比洋船还快三天?”
nbsp“先货后款!我跟山西的张记粮行拿货,每次都得先付三成定金,要是能延期,我这周转的银子就够了!”
nbsp“汇丰送船票有啥用?我要运茶叶去汉口,洋人的船是快,可运费比晋商商队贵了一倍,还不管货物损坏。汇通又免运费又保赔偿,这才实在!”
nbsp第二天一早,天刚亮,汇通分号的门还没开,门口就排起了长队。打头的是做茶叶生意的张老板,他穿着件半旧的蓝布长衫,手里提着个沉甸甸的布囊,里面装的是三千两银子的银票——昨天他刚把存在汇丰的银子取出来,今天一早就来汇通存银。
nbsp“陈掌柜,可算等到你了!”看见陈敬之开门,张老板赶紧迎上去,把布囊递过去,“我这三千两银子,今天就存在你们这儿。我那批新到的祁门红茶,正等着运去汉口,你可得给我优先安排装船啊!”
nbsp陈敬之接过布囊,笑着点头:“张老板放心,我这就给你开存票,今天下午就能安排商队装货,明天一早就发船,保准三天内到汉口。”
nbsp“好!好!”张老板接过存票,看着上面盖着的“汇通票号”和“晋月”印章,笑得眼睛都眯了,“陈掌柜,不瞒你说,我之前也心动过汇丰的船票,可一想,我一年也去不了一次天津,船票拿着没用。倒是运茶叶,每次都头疼——洋人的船运费贵,还得自己找码头工人装货;你们这儿又免运费又管装船,还比洋船快,我何苦把银子放在汇丰那儿?”
nbsp说着,张老板又拍了拍陈敬之的肩膀:“我已经跟几个做茶叶的同乡说了,他们今天也会来存银。咱们晋商,还是得信自己人的票号!”
nbsp接下来的几天,汇通分号的存银量一天比一天多。第一天,存银多了八千两;第二天,多了一万两;到了第五天,存银总共多了两万两,不仅把之前转走的银子都补了回来,还多了不少新客户。那些之前被汇丰船票吸引的商户,大多又转了回来——他们算过账,船票再好,也不如运货便利、先货后款来得实在。
nbsp陈敬之坐在账房里,看着台账上不断增加的数字,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。他拿起毛笔,给苏半城写回信,笔尖在纸上轻快地滑动:“东家,您的法子果然管用!沪上分号存银已增两万两,商户皆赞运货与先货后款之利。汇丰门口虽仍有商户进出,然已远不如前。弟子悟之,洋人靠船票诱之,咱靠便利留之,晋商之根,在与商户共利,而非单靠小恩小惠……”
nbsp写完信,陈敬之走到窗边,推开窗户。傍晚的风带着黄浦江的水汽吹进来,比白天凉快了些。远处的汇丰银行门口,已经没有了前几天的热闹,只有零星几个行人驻足看告示,看了一会儿,又摇着头走开了。
nbsp陈敬之望着巷口,夕阳正慢慢落下,把天边染成了一片橘红色。他想起苏东家在信里写的“晋商之利,在商路而非单靠利息”,心里忽然明白了——汇丰靠的是洋船和高息,可晋商靠的是遍布十八省的商路,是和商户几十年的交情,是“共利共赢”的规矩。这些,不是几张船票、几厘利息就能比的。
nbsp“阿福,”陈敬之喊了一声,“把今天新存银的商户名单整理出来,明天给山西的粮行、绸缎庄发去,让他们按约定,给这些商户先货后款的便利。”
nbsp“哎,好嘞!”阿福响亮地应了一声,转身去忙了。
nbsp厅堂里的算盘声又响了起来,噼里啪啦的,比之前更轻快,像是在为这场沪上的商战,奏响了一曲胜利的小调。陈敬之靠在窗边,嘴角微微上扬——他知道,这只是开始,汇丰肯定还会有新的招数,可只要跟着苏东家,跟着十二家晋商票号,守住“共利”的根,就不怕洋人的挑战。
nbsp六月的上海,闷热依旧,可汇通分号里的空气,却渐渐变得清爽起来,像一场及时雨,浇透了之前的焦灼,也让晋商在沪上的根基,又稳了一分。
喜欢。
第395集:上海博弈,运费换存银[2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