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6章 星轨织网[1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星历3742年深冬,“远航者七号”的货舱飘着股奇异的甜香。是伽马星系的蒲公英种子发了芽——它们没等落地,就在恒温舱的营养液里舒展了根须,半透明的茎秆上缠着细闪的光丝,像谁把星尘纺成了线。凌夏用指尖碰了碰芽尖,光丝突然往她手腕缠,在皮肤上游出串符号,和老妇人草绳光珠上的纹路一模一样。
nbsp“舰长,光珠又亮了!”阿澈举着数据板跑进来时,主控室的星图正泛着暖光。那颗悬在驾驶座旁的光珠胀大了圈,表面浮着片旋转的星云,星云中央嵌着颗灰扑扑的行星,像被遗忘在角落的玻璃弹珠。
nbsp“坐标显示是‘死寂星云。”小满调出显示档案时,指尖在屏幕上顿了顿——档案里只有行红色标注:“星际战争遗留辐射区,无生命信号,禁止靠近”。
nbsp光珠突然往星图上撞,灰行星的位置炸开片光雾,雾里浮出段影像:行星地表裂着道深谷,谷口堆着半埋的金属残骸,残骸上缠着几根干枯的蒲公英绒毛,正被星风吹得发抖。影像散前的最后秒,凌夏看清了残骸上的标识——是地球“方舟七号”的舰徽。
nbsp“改航线。”她摸了摸手腕上的光丝印记,“去死寂星云。”
nbsp飞船穿过星云时花了三天。星云里的辐射粒子撞在舷窗上,噼啪响得像在下雨,可光珠在舱内转了圈,竟在船体周围织了层淡金色的膜,辐射碰着膜就化了,变成细小的光粒往货舱飘——蒲公英嫩芽正张着根须接光粒,茎秆蹿得更快了,已经能看见顶端鼓着的小花苞。
nbsp“那是什么?”小满突然指着观测屏喊。
nbsp灰行星的同步轨道上,飘着个巨大的金属环,环上布满了孔洞,像被虫蛀过的树叶。光珠往金属环飘时,环上的孔洞突然亮起,排出串规律的脉冲信号,阿澈破译到一半就红了眼眶:“是……是求救信号!重复了五十年!”
nbsp飞船贴着金属环降落时,凌夏才发现那不是天然造物——是“方舟七号”的残骸拼接成的。当年方舟坠落后,幸存者把船体拆了,在轨道上搭了这座“环站”,孔洞是用来过滤辐射的透气窗。可环站里静悄悄的,只有通风口还在呼呼吐着白汽,汽里裹着点若有若无的药味。
nbsp“有人吗?”凌夏推开气闸门时,光珠突然往环站深处飘。走廊的应急灯被光珠映亮,墙上贴着泛黄的照片:群穿宇航服的人举着地球旗笑,旗角缠着片蒲公英绒毛。照片旁的金属板上刻着行字:“我们等风来”。
nbsp最深处的舱室锁着。光珠撞在舱门上,锁芯“咔嗒”响了声——门后飘着团更亮的光雾,雾里坐着个半透明的人影,正用根光丝编东西。看见凌夏他们,人影突然晃了晃,光丝编的网掉在地上,化成串光珠滚到凌夏脚边。
nbsp“你们……终于来了。”人影的声音很轻,像从很远的地方飘来。
nbsp她叫苏棠,是环站的“意识载体”。五十年前环站的生态系统崩溃,最后批幸存者把意识上传到了中央电脑,用仅存的能量维持着意识体,等着有天能被“风”接住——他们说的“风”,就是蒲公英的绒毛。
nbsp“前几年环站外突然飘蒲公英。”苏棠的意识体往舷窗外飘,那里的辐射带里浮着成片绒毛,“绒毛撞在环站上就亮,我们才敢把求救信号改成光珠的频率……”
nbsp凌夏让船员把货舱的蒲公英幼苗搬进环站。幼苗刚碰到舱室的金属地板,根须就顺着线路往中央电脑钻,转瞬就把整座环站缠成了金色的网。苏棠的意识体突然变得凝实了些,她指着电脑屏幕笑:“你看!生态系统在恢复!”
nbsp屏幕上,环站的氧气浓度正往上涨,辐射值在下降,甚至有细小的绿芽从金属地板的缝隙里钻出来——是蒲公英的根须带着落绒星的土壤微粒,在给环站“换血”。
nbsp那天夜里,苏棠给他们讲了方舟七号的故事。当年他们偏离航线后,在死寂星云困了二十年,靠分解飞船零件里的元素活下来。最后批幸存者弥留时,把地球的种子——有水稻,有银杏,还有蒲公英——封进了低温舱,说“就算人没了,种子得等着风”。
nbsp“这些种子……”凌夏摸着幼苗的茎秆,突然想起顾明老人石阵上的符号。
nbsp“还在低温舱里!”苏棠的意识体突然亮了,“在环站的储藏舱!”
nbsp储藏舱的低温舱打开时,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。舱里摆着整排密封罐,罐上贴着手写的标签:“江南水稻种,2345年产”“山东银杏苗,2350年采”……最底层的罐子里,装着把干枯的蒲公英绒毛,标签上是行娟秀的字:“妈种的蒲公英,能飘很远”。
nbsp凌夏把绒毛撒在幼苗的土壤里。绒毛刚沾到土,就“腾”地冒起光雾,雾里浮着个穿蓝布衫的妇人影像,正蹲在院子里摘蒲公英种子。苏棠的意识体突然颤了颤——那是她的母亲,地球覆灭前,母亲把这罐种子塞进了她的宇航服。
nbsp“妈……”苏棠的声音里带着哭腔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nbsp妇人影像对着她笑,指尖往环站外指。舷窗外,死寂星云的辐射带正在消散,无数蒲公英绒毛顺着光珠的轨迹往深处飘,那里隐约能看见颗蓝色的小行星,表面泛着液态水的反光。
nbsp“那是‘蓝溪星。”苏棠的意识体跟着飘过去,“我们观测了十年,那里的环境和地球最像。”
nbsp三天后,“远航者七号”带着环站的种子往蓝溪星飞。苏棠的意识体附着在蒲公英幼苗上,一路都在哼首旧歌——是地球的童谣,讲的是蒲公英飘向远方的故事。货舱里的水稻种子发了芽,银杏苗抽出了新叶,连最干枯的蒲公英绒毛都泛着光,像在应和着歌声。
nbsp路过伽马星系时,老妇人带着孩子们的影像出现在通讯屏上。孩子们举着刚编好的草绳,绳上串着落绒星的土壤样本:“凌舰长!顾爷爷说把这个撒在蓝溪星,银杏能长得更快!”
nbsp屏幕旁飘着几根蒲公英绒毛,绒毛里裹着顾明老人的字迹:“我在石阵旁种了银杏,等你们带新故事回来。”
nbsp凌夏把土壤样本撒进货舱的培养盆。银杏苗突然往高蹿了蹿,叶片上印出片星图——正是蓝溪星的地表全貌:有蜿蜒的河,有起伏的山,还有片开阔的平原,平原中央躺着块巨大的陨石,陨石上刻着和环站相似的符号。
nbsp“那是……”阿澈突然指着符号瞪大了眼。
nbsp“是‘方舟五号的标识!”小满调出档案对比,声音抖得像在筛糠,“五十年前它在跃迁时失踪,所有人都以为它炸了……”
nbsp光珠突然在星图上转了圈,把蓝溪星的坐标标成了金色。凌夏望着舷窗外飘的蒲公英绒毛笑——它们正往蓝溪星的方向聚,像在给飞船引路,又像在给即将落地的种子铺毯。
nbsp苏棠的意识体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腕。光丝印记里浮出段新的影像:蓝溪星的平原上,蒲公英正在成片发芽,银杏苗顺着河岸生长,水稻在田里结出了金穗,而苏棠的母亲正蹲在田埂上,往土里撒新的种子。
nbsp“快到了。”苏棠的声音很轻,却带着种笃定的暖。
nbsp凌夏在航线日志上写下新的话:“风停的地方,就是家。”
nbsp货舱里的蒲公英幼苗突然炸开了花。无数绒毛往舷窗外飘,在宇宙里织成张金色的网,网的节点上亮着颗颗光珠——有伽马星系的,有落绒星的,有环站的,还有蓝溪星的。而网的中心,那颗蓝绿色的光点越来越亮,像颗被无数暖烘着的星子,正等着种子落下去,等着故事继续生长。
nbsp光珠在驾驶座旁轻轻转,像在说:别急,等土壤接住种子,等银杏结出果子,等河水流过田埂,我们还要往更远的地方去呢。宇宙那么大,蒲公英的网要织得再密些,才好把所有飘着的暖,都兜进同一个家呀。
nbsp星历3743年春,“远航者七号”的起落架碾过蓝溪星的草甸时,带起了一串细碎的光粒。那光粒是蒲公英绒毛抖落的星芒,沾在舱门上,像给金属镀了层暖金。凌夏踩着舱梯往下走,脚刚沾地就愣了——草甸下的土壤是红褐色的,攥在手里竟带着点湿润的软,和记忆里地球江南的土一个触感。
nbsp“舰长!陨石旁有动静!”阿澈举着探测仪往平原中央跑。那刻着“方舟五号”标识的陨石,正被层淡金色的光雾裹着,雾里钻着无数根蒲公英根须,像在给石头“松绑”。最粗的那根根须缠着块半露的金属片,片上印着个褪色的徽章——是地球航天局的标志,边缘还沾着片干枯的银杏叶。
nbsp苏棠的意识体飘在陨石上方,光丝在她周身织成半透明的裙。她指尖往陨石缝里一点,光雾突然往里缩,露出个嵌在石中的休眠舱。舱门的玻璃上凝着层白霜,霜下隐约能看见个人影,穿着和苏棠母亲同款的蓝布衫。
nbsp“是……是方舟五号的船员?”小满的声音发颤。休眠舱的能源灯突然闪了闪,微弱的绿光映在霜上,化开个模糊的名字:林深。
nbsp凌夏让船员用蒲公英的根须纤维编了张软梯,顺着陨石缝往下爬。休眠舱的解锁键早锈成了块废铁,可她刚把带着光丝印记的手贴上去,锁芯突然“嗡”地响了——是光珠的频率起了反应,舱门“嘶”地滑开,冷白的雾气裹着个沉睡的人飘了出来。
nbsp林深醒时,舱外的蒲公英正好开了朵新花。他眨了眨眼,看着围过来的人,又摸了摸身上的蓝布衫,突然笑了:“我这是……到家了?”
nbsp他是方舟五号的植物学家。五十年前飞船坠落后,他把最后份地球种子藏进休眠舱,自己跟着舱体嵌进了陨石——他本想靠休眠系统撑到救援来,却没想到一睡就是半个世纪。“舱里的种子……”林深突然坐起来,扒着舱门往里看。
nbsp休眠舱的恒温箱还亮着弱光。箱里摆着排陶土罐,罐口用银杏叶封着,叶上的叶脉还清晰得能数。林深小心翼翼抱出个刻着“稻”字的罐,罐盖刚打开,就有粒饱满的谷种滚出来,落在红褐色的土里,“啪”地裂了道缝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nbsp“是2348年的籼稻种!”林深的指腹蹭过谷种的芽尖,声音抖得像被风揉过,“当年我妈在老家晒谷场选的种,说这谷能抗寒……”
nbsp话音没落,草甸边缘突然传来阵“哗啦啦”的响。是跟着光珠轨迹飘来的伽马星系土壤箱落了地,箱盖弹开,里面的黑土混着落绒星的沙,往红褐色的土里渗。顾明老人的影像突然浮在土雾上,举着棵刚抽叶的银杏苗笑:“小凌啊!这土得混着拌,银杏才肯扎根!”
nbsp苏棠的意识体往土壤箱里飘,光丝缠着黑土往林深脚边送。林深抓了把混好的土,把籼稻种埋进去,又从怀里摸出个布包——包里裹着片银杏树苗圃的分布图,纸上的墨迹早晕成了团淡蓝,却还能看清标注的字:“3743年春,种在河边。”
nbsp那天下午,所有人都在忙。林深带着船员在河湾开了片田,把籼稻种撒进混好的土里;苏棠的意识体用光丝编了张网,架在田埂上挡星尘;阿澈和小满在陨石旁搭了座木屋,屋顶铺着蒲公英的绒毛垫,风一吹就泛着暖光。凌夏蹲在田边,看着林深用手指把土盖在谷种上,突然想起祖母说的“春播”——原来不管在哪个星球,把希望埋进土里的样子,从来都没变过。
nbsp入夜时,蓝溪星的月亮升了起来。那月亮比地球的小些,却亮得透彻,光
第366章 星轨织网[1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