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文化英雄联盟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510章 沈阳之夜:书画展筹办紧锣密鼓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天地苍茫,风雪交加。东北大学书画征集筹备展厅里,除了王至诚之外,没有其他教师过来工作。王至诚看看怀孕的妻子,再看看一件件书画作品像鹅毛大雪一般从四面八方飘来,长叹一声:“在东北大学,书画教学难矣,而搞书画活动尤乎其难也!”

    nbsp这时候,王至诚听到敲门声去开门。原来靖尧早就同田园、张景城、店小二等同学晚上过来帮忙。

    nbsp王至诚给大家分配好任务,简单讲了一下工作要领。大家便小心翼翼地拆开一个个卷轴和专递。

    nbsp王至诚行走他们之间,欣赏着:有清末民初书坛巨匠:沈增植、冯国璋、李瑞清、康有为、吴昌硕、郑孝胥、刘春霖、宋小濂等大家的神品或绝笔,还有孙中山、袁世凯、黎元洪、曹锟等总统的绝笔珍藏书法……

    nbsp有陈三立、陈宝琛、张凤翙、冯玉祥、黄炎培、马公愚和徐世昌的佳品,还有于右任、陈立夫、王一亭、林凤眠等重要领导或校长的墨宝,还有潘天寿、齐白石、黄宾虹、徐悲鸿、李苦禅、张大千、傅抱石等巨匠的画作……

    nbsp再看作者,有郭沫若、吴稚晖、吕凤子、邓散木、潘伯鹰等书坛泰斗,还有汪日章、高二适、萧稚秋、胡小石、林森、刘开渠、吴作人、滕固、谢宝阶等书画后起之秀。丁玲把上海左联丈夫胡也频以及柔石、殷夫、李伟森、冯铿等文学才子的作品也寄来了。更为可贵的是:本次参战的书法,绝无轻帖重碑之嫌,历代名帖和民国书帖占了大半,况且帖学的代表人物沈尹默、吴玉如、白蕉、邓尔雅、沙孟海、谢无量、林散之、费新我、邓散木、赵朴初、王遐举、陆维钊、武中奇、赵铁山、舒同等寄来了他们《兰亭序》的摹本。

    nbsp这是民国书帖的回归和复兴的序幕啊!王至诚高兴得连连评说:“‘书圣王羲之的书法成就,正如‘诗仙李白的诗歌成就,令后人难以企及。以王羲之为代表的帖学,历经千年发展到了清朝末之后,人们已经产生审美疲劳。所以书法史遂有清代碑学大兴,以雄劲有力的点画,一扫帖学余弊,开创书法的新境界。而继续学习王羲之书法的白蕉、沈尹默等影响必然下降。”

    nbsp店小二说:“王老师,您看是不是阮元、包世臣、张裕钊和康有为的作品?”

    nbsp王至诚高兴地点了点头,说:“阮元并未在魏碑上下多大功夫,从传世的作品来看,二王与颜真卿一路的帖学传统功底非常深厚;包世臣和张裕钊的书法可以说是帖底碑面,从整体气质上看依然没有摆脱二王藩篱,只是在起收笔形状上一定程度借鉴了魏碑。”

    nbsp田园反问:“他们也离不开帖学啊?”

    nbsp王至诚批评她:“虽然碑学书论三名家阮元、包世臣和康有为的书法,后两人被诟病之处甚多,但其书法理论却是影响深远,开有清一代书坛新风。先驱者的开拓虽有草率之失,却以其开创者的崇高地位,增加了其书法魅力。”

    nbsp张景城、店小二看田园围着王至诚转,都跑过去。

    nbsp王至诚各给他们分配任务,“店小二按照民国吴昌硕、李瑞清、于右任、康有为和‘二王分派归类,张景城从中筛选出吴

第510章 沈阳之夜:书画展筹办紧锣密鼓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