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22章 蒋胡之争:国府里的斗争(1)[2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中国近代革命先驱者宋教仁于1913年3月20日在山海火车站遇刺,22日不治身亡,年仅31岁。
nbsp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的成果,袁世凯上台免去胡汉民的广东都督一职,调为西藏宣抚使。意志消沉的胡汉民辞职,和孙中山先生一起流亡日本,遂跟随孙中山继续革命活动。
nbsp吴稚晖心想:在革命反复受挫后,胡汉民在孙中山接受苏联和中共的帮助,推动国共合作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。蒋司令看在孙中山的份上,不会对胡汉民怎样。
nbsp至于于右任也这样认为,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后,以胡汉民为首的官僚政客就无所顾忌地开始反共活动,这正是蒋司令所需要的。
nbsp1925年7月1日,胡汉民虽然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兼国民政府常务委员、军事委员会委员及国府中央政治会议主席。同年8月20日,廖仲恺被刺杀,胡汉民因与“廖案”重大嫌犯胡毅生等人关系密切,胡汉民被卷入廖仲恺被暗杀一案。
nbsp根据鲍罗廷提议,由汪精卫、蒋司令、许崇智三人组成特别委员会,掌控党、政、军大权,胡汉民自然被排除在最高领导层之外。胡汉民一度被拘留后获释去了苏联。但离粤赴苏考察,其“反共”思想日益鲜明。在苏联期间,胡汉民因苏联政治体制与自己的政治思想格格不入,从而坚定“反共反苏”之决心。
nbsp然而,吴稚晖和于右任根本不懂得蒋司令要杀车保帅,只有控制了胡汉民,才能减少反蒋派的压力,坐稳自己的地位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nbsp时光回溯至1931年2月28日的夜晚,彼时蒋司令位于中山陵园的官邸内,一场立法院会议即将拉开帷幕。身为立法院长的胡汉民,因诸多缘由成为最后一位抵达之人。不过,他的到来并未延误会议的按时召开。胡汉民下意识地瞥了一眼腕表,只见时针恰指8时45分,距离会议开始尚有15分钟。
nbsp在此期间,王世和一直留意着门口的动静。待胡汉民甫一下车,他便疾步迎上前去,伸手做出示意的动作,脸上堆着笑容,恭敬说道:“胡院长,这边请——”胡汉民一只手拿着衣帽,另一只手拄着手杖,不紧不慢却又紧紧地跟随着王世和。他们绕过一道门扉,沿着一条幽深的甬道前行,最终来到右边的会客室。此时,胡汉民瞧见两名卫兵一左一右地伫立在门口,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疑虑。然而,环顾四周,却又察觉不出有何异样之处,于是他强作镇定,继续向前走去。
nbsp殊不知,就在胡汉民踏入会客室的片刻之前,与他一同前来的侍从副官、司机以及卫士,皆被带至警卫室,面临缴枪的要求。这一无理之举,瞬间激怒了胡汉民的一位侍从人员,他怒目而视,大声质问道:“你们把胡院长怎么啦?”
nbsp刚刚将胡汉民安置妥当的王世和,转头便瞧见自己的部下与胡汉民的侍从之间气氛紧张,大有剑拔弩张之势。他深知来硬的绝非良策,无奈之下,只好再派遣一名侍从前去斡旋。这名侍从其实也全然不知蒋司令和王世和的真实意图,他缓缓走上前去,试图劝解道:“犯不着伤了和气,各位都仔细思量一番,在这个地方动枪实在不妥,还是把枪交出来吧。”胡汉民的卫士们见此情形,虽满心不甘,却也无可奈何,只能将枪扔了出来。
喜欢。
第522章 蒋胡之争:国府里的斗争(1)[2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