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51章 全城水系网络[1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叶明站在城墙最高处,脚下是盛开的凌霄花,眼前是安阳府全景。他手中捧着一本厚厚的册子,上面详细记录了城中每一处水源——公园的人工湖、街道的排水沟、城墙的灌溉渠、护城河...这些水系各自独立,像散落的珍珠,缺少一根串联的线。
nbsp34;;该让水流动起来了。34;;叶明喃喃自语。
nbsp这个念头在他脑中盘旋已久。现代城市的水系是相互联通的活网络,而古代城市的水系往往零散孤立,既浪费资源,又容易滋生蚊虫疾病。如今城墙绿化初见成效,是时候解决水的问题了。
nbsp回到府衙,叶明立刻召集工匠和水利专家开会。他在大厅地面铺开一张巨大的安阳府地图,用炭笔标出所有水系的位置。
nbsp34;;各位请看,这是现状。34;;叶明指着分散的蓝色标记,34;;我们第一步是将公园湖与护城河连通,形成主循环。34;;
nbsp工房主事钱大有皱眉:34;;侯爷,公园在城中央,护城河在城外,这中间隔着城墙呢!34;;
nbsp34;;在这里。34;;叶明指向地图西侧,34;;前朝修建的暗渠遗址可以改造利用。只需要清理三百步的长度,就能联通内外。34;;
nbsp34;;那水流方向怎么控制?34;;老水利匠赵师傅提出关键问题,34;;护城河水位低,湖水会全部流干的。34;;
nbsp叶明微微一笑,从袖中取出一个小木模型:34;;这是我设计的39;;梯级水闸39;;。通过多道闸门控制,既能保持湖面高度,又能让水缓慢流动。34;;
nbsp模型精巧绝伦,几块小木板可以模拟不同闸门组合下的水流状态。工匠们围上来,看得啧啧称奇。
nbsp34;;侯爷,这闸门机关;;赵师傅眼睛发亮。
nbsp34;;用齿轮和杠杆控制。34;;叶明解释道,34;;闸门提升高度决定流量,多闸配合就能形成稳定循环。34;;
nbsp会议持续到深夜。最终方案确定:先打通公园到护城河的主干,再逐步连接城墙灌溉系统和街道排水网,最终形成一个自我调节的活水网络。
nbsp第二天清晨,工程正式启动。叶明亲自带队勘察暗渠遗址。这条前朝修建的地下通道已经淤塞大半,但结构依然完好。
nbsp34;;清理出来,内壁重新抹水泥。34;;叶明敲了敲厚重的石壁,34;;这里加一道过滤网,防止杂物进入。34;;
nbsp与此同时,公园湖畔也开始施工。按照设计,湖水将通过新建的明渠流入地下暗渠,再汇入护城河;而护城河的水则通过另一条路线被引上城墙,用于灌溉后再流回公园湖,形成闭环。
nbsp工程进行到第三天,遇到了意外阻碍。开挖西城墙根部的引水渠时,工人们挖出了一段古旧的地基——竟是前朝城墙的遗迹,坚硬如铁,镐头刨上去直冒火星。
nbsp34;;侯爷,这得用火药才能炸开。34;;工头擦着汗报告。
nbsp叶明摇头:34;;太危险,离民居太近。34;;他蹲下身检查那些黝黑的石块,突然有了主意:34;;绕过去。34;;
nbsp34;;绕?34;;
nbsp34;;在这里转弯。34;;叶明在地上画出新路线,34;;虽然多挖五十步,但避开硬石层。而且;;他指向不远处,34;;顺势把这段洼地改造成沉淀池,水流经过时泥沙自然沉淀。34;;
nbsp工匠们恍然大悟。这种灵活变通的思路,正是叶明工程总能成功的关键。
nbsp一周后,更大的挑战出现了。夏季暴雨不期而至,新挖的渠道被冲垮多处,工地上泥泞不堪。
nbsp34;;侯爷,这样下去不行。34;;赵师傅忧心忡忡,34;;雨季水量太大,就算建成水系,也会经常泛滥。34;;
nbsp叶明盯着被冲毁的渠段看了许久,突然问:34;;赵师傅,你见过农夫怎么应对山洪吗?34;;
nbsp34;;挖引水沟分流啊。34;;
nbsp34;;正是!34;;叶明兴奋地拍手,34;;我们在水系中增设39;;分流蓄洪池39;;。平时蓄水备用,雨量大时就分流蓄洪。34;;
nbsp这个灵感来自现代的防洪水库。叶明当即修改设计,在城墙西北角规划了一片低洼地作为蓄洪区,四周用石块砌牢,底部铺设防渗黏土。暴雨时多余的水可以暂时储存在这里,旱季时再慢慢释放。
nbsp消息传开,守将程武主动找上门来:34;;侯爷,听说您要挖蓄洪池?我那帮兵崽子整天操练,闲得发慌,让他们去挖土如何?34;;
nbsp叶明大喜。有士兵加入,工程进度将大大加快。更令他意外的是,各坊百姓也自发组织起来,帮忙清理自家附近的沟渠段落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nb
第651章 全城水系网络[1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