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打造最强边关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967章 金融使节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叶明的马车驶出安阳城门时,路旁跪满了百姓。

    nbsp老农捧着一篮鸡蛋,工匠举着新制的雷石灯,连孩童都攥着舍不得花的官钞。

    nbsp“大人,此去不知何时归...”苏先生声音哽咽。叶明拍拍他肩膀:“锚已扎下,船自稳行。记住每月呈报兑率,京中多少双眼睛盯着呢。”

    nbsp第一站是江南苏杭。巡抚表面热情,眼底却藏着轻蔑——怎看得起这北方来的“理财匠人”。

    nbsp接风宴上,当地豪商故意问:“叶大人可知苏绣一匹耗工几何?”

    nbsp叶明不答,反命其其格展开《江南物产锚定表》:“据查,苏绣每匹净利八百文,若锚定入钞,需先统一品级标准。”当场指出某商号以次充好,虚标价格三成。

    nbsp满座哗然。那商户正要发作,叶明又笑:“然贵号‘双面异色绣实乃绝艺,若定‘特级,价可翻倍。”旋即给出分级方案,各方皆服。

    nbsp真正难题是丝绸易霉。叶明设计“防霉钞库”:雷石灯照射防虫,石灰柜控湿。更妙的是发行“期货钞”,预售来年蚕丝,提前回流资金。

    nbsp离苏那日,巡抚亲送出境:“叶大人若早来三年,江南不致亏空至此!”原来当地藩库早已被豪商架空。

    nbsp第二站蜀中更是艰难。山路崎岖,雷音网难铺,各城信息隔绝。药商欺生压价,药农苦不堪言。

    nbsp叶明不急着发钞,先建“驿路传讯队”——训练信鸽传递药价,鸽脚系雷石管,夜飞可见。一月间平定八县药价,药农焚香祝他长寿。

    nbsp最绝的是“药材期货”。叶明见黄连生产周期长,便发“三年期药钞”,药农可凭钞预支生计。药商起初抵制,后发现能锁定货源,转而争购。

    nbsp入蜀百日,叶明累倒在山驿。高烧中仍握笔修订《山地钞法》,添了“险路加成”——运输越难,物资溢价越高。自此蜀道夫酬翻倍,竟掀起修路热。

    nbsp返京述职时,叶明已成朝野焦点。皇帝亲问:“若全国行钞,首锚何物?”叶明献上《九鼎锚定策》:“九州特产互锚,京师总调。如江南丝锚蜀药,蜀药锚晋铁,晋铁锚辽马...”

    nbsp龙颜大悦,却遭户部反对:“实物波动,岂如金银稳定?”叶明当即演示:取江南丝、蜀中药、安阳雷石各一,现场竞拍。三物互锚后,价反比单卖增三成。

    nbsp“此谓‘风险分散。”叶明环视群臣,“单一锚物易溃,万物互锚则固。”

    nbsp新政试行,却遭致命一击。中秋夜,江南突传蚕瘟,丝价暴跌。锚定丝绸的官钞瞬间贬值,引发全国挤兑。

    nbsp叶明日夜兼程赴江南,见桑园凋敝,蚕农欲自尽。他毅然打开平准仓,以平价收购病蚕——众人都以为他疯了。

    nbsp“蚕瘟源自桑叶霉变。”叶明用雷石灯照射桑园杀菌,更从安阳急调抗旱桑苗。三个月后,新蚕丝竟带天然荧光,价比黄金!

    nbsp原来雷石桑苗变异,吐出的丝线夜明如月。叶明将其定为“特级锚”,危机变契机。经此一役,九鼎锚定彻底站稳。

    nbsp皇帝欲重赏,叶明却辞官回安阳。船至运河,见北狄商队满载官钞贸易,边境和平如市。其其格笑指岸上招牌:“大人您看!”

    nbsp但见“安阳官钞兑换处”已开遍沿途,牌价表与京城同步翻新。最深处的锚定物赫然是:叶青天归乡指数。

第967章 金融使节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