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七零嫁知青:我带着农场系统逆袭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413章 佳睿和佳颖学走路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bsp;   杨墨打趣道:“喜欢孩子可以自己生一个,现在也考完试了,你俩没打算要孩子吗,上大学怀孕也是可以的,生的时候请几天假就行了。”

    第一批大学生确实不像平时那么严,怀孕的有,带着孩子上学的也有。

    当然,更多的还是不要乡下的孩子的,男同志,农村的媳妇,丢下了;女同志,乡下的男人,也不要了。

    反正就是进入大学了,未来有了,曾今下乡的日子就成了自己人生抹不去的黑点了。

    当然不会再去想,去怀念。

    对于这种人来说,人是要向前看的。

    虽然这时候,这种人还非常多。

    时代造就的悲剧往往如此,三观不合,没有共同语言的两个人,就因为下乡吃不了苦,干不了活,在农村草草得到找个当地人成亲了。

    这样的婚姻有怎么能保证未来呢。

    当然,也有不离不弃的,但是毕竟是少数。

    和大多数的考上大学的比起来,这些人太稀少了。

    杨墨记得地球的第二年高考,就有要求了,必须是在农村当地没有成婚的。

    那时候差不多是这个国家离婚率最高的时刻之一。

    为了顺利拿到离婚证,这些知青真是什么法都想了。

    写保证书、绝食、自杀,甚至有的女同志去勾搭干部,就为了能解决这些事。

    当然,这也是国家发展过程中不断试错的结果,摸着石头过河难免会有波折。

    杨墨就记得曾经看过的一个真实案例,当然是在地球。

    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的青春姑娘,嫁给了当时的根正苗红的上等身份“贫农。”

    那真是受了一辈子苦,还曾被强暴。

    最后,在新世纪的2006年才离婚,从河南回到重庆,把一辈子的青春和贞操都留在了那个偏僻落后的农村。

    生活就是这样,相比于真正悲惨人生的人而言,杨墨等人无疑是幸运的。

    你说主角光环也好,说是命运自己把握也罢,这个时代确实有着无数的悲剧在上演。

    而我们所看到的幸福和温馨或许只是一角。

    这十年,下乡知青的悲惨遭遇不在少数,能够结婚生活的或许都算是幸福。

    真实考证:黄砚田,龙江省建设兵团16团团长,49岁,苏省泗洪县人。43年入伍。44年入组织。李耀东,龙江省建设兵团16团政委,48岁,冀北迁西人,44年入伍,43年入组织。两人在这期间奸污女知青达数十人。最后判处死型,立即执行。

    知青办《情况反映》1975年4月28日转发zhe江省“关于处理祝江就奸污迫害女知青案件的通报”

    祝江就,江士县丰足公社党委书记,主任,44岁,1950年入伍,1954年入组织,用各种手段奸污女知青8人,还奸污其他妇女8人。判处死型,立即执行。

    这是什么,这是真实的事件,也是真实的血的教训

    有些时候不得不说,对于女人而言,确实有着诸多的不公。

第413章 佳睿和佳颖学走路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