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和闺蜜一起做太后,上班的只有我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70章 萧舜臣历险记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>
    萧舜臣挺生气,都什么时候了,还跟他玩这些文字游戏:“我是问你外面那些难民,岳府正在五月初就向朝廷请了钱粮,就是防着今年黄河作乱,怎么那些人还饿成那样?”

    “这郑某就不知道了。”郑县令叹了口气,“今月月初,州上是拨了一批粮食下来,不足一千石糙米,里面还有一半是沙子。郑某已经差人设立粥铺分了出去,但您或许知道,上面花园口、高家堰好几处都决口了,原阳涌进来七八万难民,再加上原本人口,这快十万张嘴,吃什么还不跟蝗虫过境似的?”

    “才一千石?”萧舜臣不敢相信,他过洛阳时还听岳庭渊吹牛逼,说他已经从四面八方搞到了五十万石粮食分拨给沿河各州,算起来每个州要分到十万石粮,再分到各县,每县也该有万石才对。

    他在地方干过,知道这是多大的数目。

    拨给百万大军都能吃一个月,分到这些难民头上,量可以比军士减少三成,五十万石粮支撑过整个夏天都完全没有问题。

    郑县令摇摇头,似乎不想再说更多,他转身吩咐人:“萧使者他们一路走过来,想必是累坏了,给他们准备吃食和床铺,让他们好好休息。”

    萧舜臣枯坐在堂中,感觉自己虽然很饿,但没什么胃口。

    外面的时不时传来一声尖锐的悲泣,显然又是有人没能挺住。

    他想不明白,是岳庭渊在说谎,还是各州州牧贪墨了粮食,或者是这位郑县令自己中饱私囊?

    饭菜上了桌,倒是很简陋,一钹糙米饭,一碟小咸菜。

    他伴着外面的哭声吃了一碗,只觉得这饭都顶到了嗓子眼,虽然人的事儿不归他这个都水监使者来管,但他觉得自己没法就这么看着。

    “郑县令,这外面聚着十来万人,到处湿漉漉的,有没东西下肚,要是染了病,可真就麻烦了。你是这里的父母官,可不能看着不管——萧某出来时,岳府正可是说了,太后有懿旨,一切以百姓性命为先。”

    “呵呵,郑某也想啊,外面还有两三万人是我原阳本来的百姓,眼睁睁瞅着他们饿死,郑某难道不心疼?就是因为太后这旨意,咱也不敢关了城门不让那些难民进来。这粮食没了就是没了,不信萧大人可以去粮仓看,刚才你们吃的糙米,还是郑某从自己口粮中结余出来的,你叫我要如何是好?”

    萧舜臣被噎得一怔,想了想又问:“原阳属哪个州,你们的州官是谁?”

    “原阳属新郑,卢州牧是礼部侍郎卢慎大人的同族兄弟,你在长安做官,可听过卢大人?”郑县令这话略有点硬起来。

    萧舜臣不习惯用弟弟的身份来说事儿,只好含含糊糊的点了点头:“见过几面。”

    “那就是了,卢家在范阳,也是大族。他说没有粮,郑某一个小小的县令还敢去找他要不成?”

    “这有何不敢!”萧舜臣拍案而起,“请你立刻修书一封,萧某亲自去见他要粮!”

    说走就走,郑县令写信倒是写得爽快,萧舜臣很快便出发直奔新郑。

    两地相差只有六十里,碍于风雨飘摇,道路又被冲得破破烂烂,众人走到天黑,才到了新郑城外。

    两扇铁门紧紧关闭着,门口贴着告示,几个士卒点着火把守在两侧,看见有人来,便大声宣读。

    “新郑的粮食已经全部下分到沿河的县城,城里没有粮,你们哪儿来的回哪儿去!”

    萧舜臣前面还有几个人,听见喊声,立刻惶恐的停住了脚步,有个中年汉子越出人群哀求,没说两句就被士卒用长木棍打得连连后退。

    “没粮,新郑也没粮,想要进去必须得要有城里人替咱出银子作保……怎,怎么办,娘她熬不住了啊!”

第170章 萧舜臣历险记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