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67章 龙脉[1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这些摊派不只是针对农民,也针对地主——只不过地主会转嫁经济压力,所以最后还是要摊派到农民身上。60;62; 出于保险起见,不少地方都会组织粮会,以此来应付摊派。60;62; 粮会的组成基础是“公田”。参会者将自己一部分的田产拿出来交于粮会,算作公田。粮会有区域性和宗族性两种,要么是某地的地主聚集起来,要么就是某一姓。但不管如何,参会的肯定是有闲钱的地主,都是些体面人。60;62; 地主们各地出地,凑成一个拥有大量公田的“粮会”,这个粮会便由专人打理,自行运营。粮会的公田若是收了粮,除开备荒和留种的部分就全都要卖掉。卖了粮换了钱,粮会再把钱存起来,这是公款。60;62; 每隔一段时间,粮会的参会者就会聚集起来商讨这笔公款的用处。平时就用定期用公款购入土地,扩大粮会的规模,也可以用公款放贷。若是到了朝廷摊派捐税的时候,粮会就会把公款拿出来应付。60;62; 依照各家持股比例的不同,他们可以按照固定的比例使用粮会的公款。60;62; 平年可以单独取用,但会稀释股份。灾年或是摊派时大家一起支取公款,这时候股份再重新调整,多退少补。60;62; 地域性的粮会一般以县为单位,一个县一般就这么一个粮会。除开当地大族之外,县中所有的小姓地主都会参加本县粮会。这种粮会若是在一族之内,一般叫做“公堂”。名字不一样,功能上基本差不多,都是基金会。只是公堂更关注于本族事务,而粮会更关注股东利益。60;62; 婺源县最大的“公堂”是朱氏宗祠,也就是朱熹的家庙。除此之外还有大大小小的公堂无数,只要是有钱的地主都会在生前给自己立一个公堂,好让身后有人祭祀,也防止后代饿死。60;62; 和这些祖宗公堂比起来,粮会的本钱一般比较大,参会的也都不是一般人物。60;62; 朱由检知道汪长盛肯定能叫得动粮会里头的地主们。只要他出面来叫,朱由检就不会暴露自己的身份——他要是这么容易就把玉玺给亮出来,那这一趟也就白来了。60;62; “大老爷,真叫不得,真真是叫不得。”60;62; “你叫人,五分利的事情就算了,以后算三分利就行。”60;62; “那五分利也是...”60;62; “我给你的台阶下你就接着。”60;62; “诶...”汪长盛佝偻着身子,颤颤巍巍地点头。眼前这两人似乎来头不小,他不想触人家的霉头。60;62; 朱由检满意地点了点头:“我这次来婺源,主要就是办贱籍的事情。突然听说这里有人在买小孩,算是临时加办了差事。你还召集粮会主要是办后头那一件——至于前头,我就不难为你了。”60;62; “谢老爷。”汪长盛冲朱由检拱了拱手。60;62; “不过我得问你几个问题。婺源龙脉的事情你知道不知道?”60;62; “这当然知道,婺源闹了好几十年了,就制台去年来了一次才给治好——诶呀,老爷,你认识制台不?”60;62; “啊~~制台那么厉害,他可是朝第1867章 龙脉[1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