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大明:征服天堂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2417章 背锅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“‘如提议一案也,必先请于议长以讨地位,得地位而后发言。,这个太重要了。这句话的意思是,议会里头每次发言都必须直接对议长发言,不需互相说话。”60;62;  “嗯...有道理。”柳如是当即便点头说:“我敢说你们今天开会肯定跟斗鸡似的,一个一个窜出来互相对着骂。”60;62;  “就是这个道理。如果我们今天就实行这一条,那么他们也就吵不起来了。这本书上记述了不少众议的规则,也不知道是哪来的,但确实是有些用。除此之外,按照这书上写的,我们还得定一些违禁词。”60;62;  “违禁词?比如什么?”60;62;  “比如朱元璋、朱重八、朱八八、朱棣、朱老四、窜逆奸贼,等等等等,这些全都不能讲。”60;62;  “...”柳如是眨了眨眼:“我觉得这不是不敢讲的问题。你敢把这些列为违禁词吗?”60;62;  “都对对,这些词根本就不存在。多谢提醒,这些词都是不存在的。那么剩下的,我们就得定一下真的有人会说的违禁词了,比如地域性的歧视性用词——我说,你记一下啊。”60;62;  柳如是拿起了纸笔:“说吧,我记得。”60;62;  “比如,不许管湖广人叫咸鱼;不许管江西人叫腊鸡;不许管河南人叫驴板肠;不许管山西人叫西瓜;不许管福建人叫水獭;不许管苏州、徽州、杭州一带的江南人叫盐豆,叫水蟹也不行;也不许管巴蜀人叫老鼠或者耗子,更不许管北京人叫响马。”60;62;  “这都什么玩意儿?”柳如是惊愕道,“我以为你们这些读书人都温文尔雅,怎么能说出如此粗鄙之语?你们平时在朝廷里都这么互相骂的?”60;62;  “调侃罢了。”60;62;  “我就奇怪了,这些称呼是怎么来的?”60;62;  “是这么回事。”钱谦益解释道:“以前朝廷在北京的时候,各地官员进京的时候都要带一点家乡的土特产,久而久之就有人用土产来称呼他们的户籍地了——比如江西人到北京去喜欢带风干的腊鸡,一说‘腊鸡来了就知道是有个江西人进京了。要是说‘咸鱼来了,那就是湖北人。说西瓜来了,就是山西人。说水蟹来了,那就是江南人了。”60;62;  “那为什么江南人又叫盐豆儿呢?”60;62;  “那是因为...茴香豆你吃过吧?不管是苏州徽州杭州,江南的到处都有卖炒货的。江南人闲啊,闲下来就爱吃炒瓜子炒豆子,比如茴香豆什么的。北方有官员来南方出差,他们就记着江南满地都是卖炒盐豆的,就说是江南人是盐豆了。”60;62;  “咦?那为什么要管北京人叫响马呢?”60;62;  “你还以为全国各地的官员把把土产带到北京去送给谁?可不就得互相送?可北京人就住在北京,所以就只有北京人不需要送土产,就只有他们光吃不吐,可不就跟响马似的?”60;62;  “你好像有很深的怨念啊...”60;62;  “你是不知道送螃蟹有多贵!我总不能送盐豆去吧?总而言之,这些称呼以后一律都不准叫了。得预防一下,现在光吃不吐的是我们。这要是不禁了,怕不是以后要管我们江南人叫水贼。”

第2417章 背锅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