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7章 两年后[2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bsp;欧阳文坐镇,盐城开始有条不紊地重建。
顾砚尘则拿着昌武帝的圣旨派人出去招兵,并开始在容易被倭寇钻空子的地方设置?望台。因着禁海的原因,淮扬运河上一片寂寥,只要?望台够多,海上每一艘船都难逃搜捕,杜绝了倭寇悄悄上岸的可能。
很快,倭寇开始硬攻。
沿海一带全数戒严,抗倭之战正式打响。
顾砚尘又要练兵,又要打仗,有时十天半个月都回不了一次家。陆念芙一面担心,一面开展自己的事业,香黛阁在扬州站稳脚跟后,又开了一家粮店。
倒不是为了赚钱,而是希望在朝廷粮晌不及时,士兵也不至于挨饿。
昌武帝头疼不已,回颌与南蛮就够烦人了,现在大胤的经济腹地江南还差点沦为战场,说是四面楚歌都不为过。好在出了个顾砚尘,不然朝廷还得从边关调大将支援。
关建是那些将军在陆地的战场上经验丰富,却不见得懂海战呐。
广陵侯府跟着水涨船高,圣眷颇浓。
顾砚尘他爹顾融能力平平,在礼部熬了多年,终于傍儿子的东风成了正三品的侍郎。
侍郎这职位,在户部兵部刑部吏部那都算得上名号,在工部和礼部就差了不止一截,权力部门和清闲衙门能是一回事儿吗?
顾砚尘他二叔也官升一职,成了翰林院的二把手——翰林侍读学士。
大胤有句话,非进士不入翰林,非翰林不入内阁。可见翰林的重要,但反过来却不是所有翰林都能进内阁的。真正有能耐的在翰林院熬几年就出头了,像顾璃这样在翰林院一窝十五六年的,那基本这辈子也就到头了。
对比官至户部尚书,且深受先帝重用的老广陵侯,这两兄弟简直是虎父犬子的典范。偏生他们的下一代也没瞧出有什么名堂的样子,眼见广陵侯一脉已淡出朝堂的视线,谁想出了个顾砚尘。
短短两年,他便坐到了指挥使(正三品)的位置,兼领卫所及蓦兵营。
卫所满额五千六,蓦兵营兵士两万八,全是他一手训练出来的。
第127章 两年后[2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