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济公传奇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599章 孙策兴师,曹操猎艳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却说吕布掷弓地上,笑着看向纪灵和刘备,说道:“这是天意令汝罢兵呢!”

    nbsp刘备即起座敬献酒水,向吕布道谢;惟纪灵面有难色,既不便悔赖前言,又不好满口应允,沈吟半晌,方才对吕布说道:“将军天威,令人敬服,灵自当遵命,但如何回报主人?”

    nbsp吕布应声道:“这有何难!由布修书一函,即烦将军带回便了。”

    nbsp纪灵不能不允,起身告辞;吕布且与两人造下约定,明日续宴,并与纪灵饯行。

    nbsp纪灵因未得吕布书,只好留屯一宵。到了次日,复与刘备共集布营,两下宴叙,比昨日稍为欢洽;待至饮罢,吕布乃拿出文书给与纪灵,彼此揖别,纪灵拔营自归。

    nbsp刘备迎吕布入城,免不得盛筵相待,伸谢德惠,宾主尽兴,吕布乃辞了刘备,回去下邳城。那纪灵回去报告袁术,呈上吕布书信,袁术阅书后大怒,拟亲自攻打吕布;还是纪灵力为谏阻,谓吕布只可计取,不可力敌,且与他联成姻好,务令除去刘备,方可图布。借婚姻为吞并,古今军阀如出一辙。

    nbsp袁术方才忍耐,仍与吕布通使,虚作应酬,一面遵从孙策计议,使孙策出定江东。

    nbsp孙策即是孙坚之长子,表字伯符,本居寿春,少年英达,喜结交游。舒人周瑜,字公瑾,与孙策同年,亦具大志,闻得孙策慷慨好友,遂自舒城至寿春,一见倾心,约为昆仲,孙策长周瑜两月,周瑜便事孙策如兄;劝孙策徙家至舒,并让道南大宅,俾孙策全家居住,登堂拜母,有无与共。及孙策年十七,方思出立功名,不意凶信传来,孙策父亲孙坚败殁岘山;孙坚死岘山见前文第593章。

    nbsp孙策哀恸异常,即偕母亲吴氏,迎榇东归。孙策舅吴景,方为丹阳太守,因拟将父榇安葬曲阿;曲阿为丹阳所辖,道过扬州,偏被袁术截住,胁令孙策母亲交出玉玺,孙策母亲无奈取交,才得释去。

    nbsp孙策有从兄孙贲,将叔父孙坚遗众数千,也交与袁术接管,袁术使孙贲为丹阳都尉。

    nbsp广陵人张纮,避难江东,博通经术,袁策屡次前往拜访,具述志趣,且殷勤询问道:“目前汉祚衰微,天下纷乱,英雄豪杰,都拥兵自重,各图发展。没有人出于公心,扶危济乱。先父曾与袁氏共破董卓,功业未成,不幸被黄祖所害。我虽年轻识浅,但却有心要干一番事业。如今,我想到袁术那里去,请求他把先父当年的旧部交我统领,然后到丹阳(今安徽宣城)去依靠舅父吴景,收集流散兵士,东据吴郡(今江苏吴县)、会稽(今浙江绍兴),报仇雪耻,做臣服于朝廷的外藩。您以为如何?幸乞赐教。”

    nbsp张纮方丁母忧,婉词逊谢;再由孙策呜咽陈词,声泪俱下,张纮才为感动,慨然作答道:“卓荦少年,有此大志,何患不成?最好先投丹阳,收兵吴会;然后据长江,奋威德,复仇洗耻,匡君泽民,功业且高出桓文,岂止守藩了事?待纮服阕,当与君同好,共图南济,君却先往建功便了!”

    nbsp孙策复说道:“我与你互不违背诺言,不背叛彼此,这样我就可以依言而行了,老母和幼弟就托付于你,这样我就没有后顾之忧了。”

    nbsp张纮毫不推辞,当即许诺。也是季布流亚。

    nbsp时初平四年(193年),守孝结束后,孙策到寿春找袁术,欲讨回之前其父孙坚的旧部,哭着对袁术说道:“亡父过去从长沙讨伐董卓,与使君在南阳会合,结成同盟,如今不幸遇难,未能建立勋业,我怀着父亲的旧恩,想亲自依附结纳,希望使君能审察我的一片诚心!以济师雪恨。”

    nbsp袁术见他英姿豪爽,语言明达,禁不住暗暗称奇,但尚未肯将孙策父亲的旧部,直捷拨还,因语孙策道:“我已任命你的舅父吴景为丹杨太守、你的堂兄孙贲为都尉。丹阳是出精兵的地方,你可去投奔他们,召集兵勇。”

    nbsp孙策乃与汝南吕范,族人孙河,同往丹阳。孙策舅吴景,当然接纳,且嘱咐孙策归迎母弟,同至丹阳。

    nbsp孙策遂返至舒城,奉母吴氏,及弟孙权、孙翊、孙匡,与一幼妹,共同抵达曲阿,依父庐墓旁居住;辗转召募壮士,得数百人,寻为泾县贼帅祖郎所袭,丧失过半。

    nbsp没奈何再往见袁术,涕泣拜求,愿给还亡父部曲,袁术始将孙坚遗众拨出千余人,交孙策收领。仍然不肯全给。表拜孙策为怀义校尉,且谓当迁任九江太守。

    nbsp孙策拜谢而出,收集乃父旧部,自立一营,故将程普韩当黄盖等,亦归麾下。

    nbsp有一骑士犯军令私逃,奔入袁术军营,匿居内厩,孙策察知情隐,率吏掩捕,牵出斩首;因诣袁术谢罪。

    nbsp袁术答说道:“叛兵应当共恨,不杀何待,毋庸言谢!”

    nbsp袁术此语又似明白。孙策乃趋退。军中始知孙策胆略,不敢轻视,就是袁术部将乔蕤张勋,亦皆服策英明,互相敬礼。

    nbsp袁术尝自叹道:“使我有子如孙郎,死亦无恨了!”

    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    nbsp话虽如此,惟心中总不免怀忌。九江太守出缺,仍不肯使策代任,另用丹阳人陈纪接任。

    nbsp后向庐江太守陆康,征米三万斛,不得如愿,乃遣孙策攻打陆康;临行与语道:“日前错用陈纪,致负前言,今烦卿攻拔庐江,便当令卿为庐江守了!”

    nbsp孙策领兵往攻,力战数次,得将陆康逐去。据有全城,向袁术报捷。谁知袁术又召孙策回郡,另委故吏刘勋为庐江太守;孙策自然是怨恨袁术,不过因兵力未充,勉强服从袁术命令,将庐江城交与刘勋,怏怏引归。

    nbsp适朝廷遣侍御史刘繇,东下为扬州刺史,州治本在寿春,因寿春为袁术所占据,乃改至曲阿,逐去丹阳太守吴景,及都尉孙贲,吴景与孙贲退居历阳,报知袁术。

    nbsp袁术愤不可遏,即使故吏惠衢为扬州刺史,更命吴景为督军中郎将,与孙贲共击刘繇。心目中已无汉帝。刘繇令部将樊能于麋陈横屯江津,张英屯当利口,分头防守。吴景等屡攻不克,丹阳人朱治,前为孙坚校尉,此时复归孙策,劝孙策往助吴景,收取江东。

    nbsp孙策因进白袁术道:“亡父前在江东,本有旧惠,今愿助舅氏共略横江,横江得下,可招募土着人士,能得三万兵甲,上佐明公,天下可不难平定了!”

    nbsp袁术知孙策隐怀怨望,但闻刘繇据住曲阿,兵力不弱,且有会稽太守王朗,为繇后援,总道孙策未能与敌,乐得听他出去,败死无怨。好良心!遂令孙策为折冲校尉,行殄寇将军事。

    nbsp孙策部下兵只千余人,马只数十匹,容易部署,即日启行,途中招徕宾从,陆续趋集;及抵历阳,差不多有五六千人了!

    nbsp孙策母吴氏,及弟妹五人,已随吴景至历阳,孙策谒母即行,乘便寄书周瑜,请他出师;周瑜有从父周尚,方为丹阳太守,由周瑜前往省视,途次接得孙策书信,遂向丹阳贷粟借兵,顺道迎接孙策。

    nbsp孙策大喜道:“公瑾远来,我事必谐了!”遂进攻横江,捣入当利口,击走守将张英,与吴景孙贲等会师;再破樊能等军,渡江入牛渚营,尽得粮谷战具,军势大振。一鸣惊人。

    nbsp时有彭城相薛礼,下邳相笮融,俱走依刘繇,推刘繇为盟主;薛礼据秣陵城,笮融屯县南,孙策先领兵攻融,

    nbsp笮融出营交战,被孙策击败,伤亡五百余人,奔入营中,不敢再出。

    nbsp孙策移攻秣陵,日夕猛扑,慌得薛礼手足无措,乘夜溃走。

    nbsp孙策得入秣陵城,安抚居民,禁兵侵掠,忽然有探马入报,乃是樊能于麋等,复袭夺牛渚营,断孙策归路;孙策奋然起座,当即督兵回攻,大破樊能于麋。擒获万余人,能麋等统皆遁去,因复转而攻击笮融。

    nbsp笮融,丹阳人,一开始聚众数百人,依附与他同郡的徐州牧陶谦。陶谦任命笮融为下邳国(现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古邳镇一带)国相,并让他督广陵(现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一带)、下邳(现江苏省睢宁县古邳镇一带)、彭城(现江苏省徐州市铜山一带)三郡的漕运,笮融于是放肆任性随意杀戮,坐取三郡的运输利益充塞自己的腰包。

    nbsp笮融拥有这些后,在下邳大肆建造佛寺,用铜制作佛像,黄金涂抹像体,锦彩缝作像衣,悬挂九层铜盘,下建重楼阁道,可容纳三千多人,让他们课读佛经,并让界内以及邻郡崇拜佛教之人来听经受道,再用其他方式招纳人,因此前后远近来到的人有五千多户之多。前后高达五千多户之多。每到佛祖诞辰(农历四月八日),举办“浴佛会”,都摆设很多酒饭,沿路摆设酒席,绵延几十里,来观看和就食的百姓近万人,耗费的钱财数以亿计。

    nbsp初平四年(193年),曹操进攻徐州,徐州一带骚动不安,笮融率领男女万口、马匹三千,逃往广陵郡。广陵太守赵昱以待宾客的礼节接待笮融。笮融贪图广陵郡的资货,于是趁酒酣之机杀死赵昱,并放纵士兵大肆抢掠而去。

    nbsp当时彭城相薛礼,为陶谦所逼而奔扬州。笮融到扬州后,与薛礼共奉刘繇为盟主。薛礼占据秣陵城,笮融则屯扎在秣陵县的南面。

    nbsp时兴平二年(195年),孙策渡江攻破刘繇的牛渚营,又进攻笮融。

    nbsp笮融令弓弩手分伏营门,待孙策趋近,一声号令,万矢齐飞,孙策尚用槊拨箭,不肯遽退,百忙中不免一疏,股上突然中箭,翻身落马;左右忙将孙策救起,用车载孙策,驰还牛渚营。

    nbsp将佐俱入帐问安,孙策已拔去箭镞,用药敷搽,笑语诸将道:“我伤未及重,何至落马?此中寓有深谋,汝曹可说我已死,举哀退兵,笮融必来追我,我就好设法擒融了!”

    nbsp诸将俱拍手称善。孙策即遣将部置埋伏,一一办妥,然后令军士佯装哭泣,拔寨齐起。

    nbsp早有细作报知笮融,笮融果然派遣部将于兹,率兵追孙策军队;孙策军队尚是伪装后退,诱于兹进入埋伏,四面攒击,立将于兹射死,扫尽余军。于兹却是个替死鬼。
第599章 孙策兴师,曹操猎艳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