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18章 张合毙命,孔明归天[1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却说魏大将军曹真,收复南安天水安定三郡,自恃有功,尚想出师报怨,乃上书明帝曹叡,请由斜谷攻蜀,数道并进,可以大克。真是贪心不足。
nbsp曹叡依了曹真所言,便命大将军司马懿,溯汉西上,与曹真会攻汉中。
nbsp司空陈群上言,斜谷险阻,转运为难,不宜遽从真议。实系不欲攻打蜀。明帝曹叡转询曹真,曹真又上表从子午谷处进兵,群臣又言未便,曹真却不待复诏,当即启行。蜀丞相诸葛亮,接得警报,即引兵出汉中,分屯成固赤阪,严营待敌。一面召李严率兵二万,至汉中会师,表严子丰为江州都督,继严子丰后任。东顾无忧,故可调严并力。
nbsp会值秋雨兼旬,山谷水溢,曹真自长安出发,随在阻滞,就途月余,尚不能度子午谷。
nbsp当由魏太尉华歆、少府杨阜、散骑常侍王肃等,迭请班师,魏主曹叡于是召还曹真。
nbsp司马懿本来乖刁,当然借天雨为名,按兵不进。诸葛亮却遣司马魏延,西入羌中,招抚羌众,与魏雍州刺史郭淮,大战阳溪,斩获甚众,奏凯而还。时长史张裔病殁,诸葛亮迁蒋琬为长史。
nbsp蒋琬字公琰,籍隶湘乡,曾经随先主刘备入蜀,受命为广都长,沈湎不治;先主刘备意欲加诛,独诸葛亮器重蒋琬之才,代为请免。
nbsp及后主刘禅嗣立,诸葛亮遂举蒋琬为参军,进任长史。蒋琬曾筹足饷糈,供给军用,故诸葛亮每次出师,馈运无阙。
nbsp诸葛亮每言公琰托志忠雅,可属大事。到了建兴九年仲春,诸葛亮复兴师伐魏,进攻祁山。魏国的曹真已升任为大司马,抱病甚重,不能督军,乃调司马懿西屯长安;未几曹真即而去世,由其子曹爽袭爵。为后文司马懿杀曹爽伏笔。
nbsp司马懿得握军事全权,即使部将费曜戴陵,率精兵四千,保守上邽,自偕将军张合等,往救祁山。
nbsp张合请分守雍郿,司马懿谓兵分势散,适为敌擒,因悉众西行。诸葛亮闻司马懿亲来援应,偏不去迎战,但留王平攻祁山,自率魏延姜维等,从间道往攻上邽。
nbsp守将费曜戴陵,仓皇出战,哪里是蜀兵对手?四千人几被杀尽,还亏雍州刺史郭淮,领兵援应,才得救回。二将闭城静守,天气清和,陇上麦熟,诸葛亮令军士四散割麦,作为兵粮。
nbsp郭淮等不敢出争,只遣人飞书报告给司马懿,促令还援,司马懿急忙回军。行抵上邽城东,适值蜀将魏延姜维等,分路杀来,当即下令军中,结阵自固,只许放箭,不许出战。魏延和姜维,左右夹攻,都被魏兵射退,不得已收军回营。司马懿能军。司马懿却敛兵依险,坚壁拒蜀,蜀将一再挑战,只是不出。诸葛亮引军还抵卤城,司马懿反从后追逼,亦至卤城东偏下寨。
nbsp诸葛亮使魏延高翔吴班等将,分头埋伏,自往司马懿营搦战,司马懿仍然不出;蜀兵在司马懿营外百般辱骂,司马懿置若罔闻。恼动了大将张合,入帐对司马懿道:“蜀兵远道来攻,请战不得,知我利在不战,必将变计困我;为今日计,不如与彼一决,如得胜仗,彼自退去,祁山亦可解围了。”
nbsp司马懿摇首道:“诸葛亮军孤食少,便要退兵,我兵将来追击,自可得胜,何必定要急斗哩?”
nbsp张合又说道:“正惟敌军将退,越好追击,且众志皆奋,何患不胜?”
nbsp司马懿终是不从,反且依山掘濠,为久屯计。以守为战,却是好计。
nbsp忽然有二将趋入道:“蜀兵又来挑战了!”
nbsp司马懿接口道:“由他挑战,我总固垒不动,看他有何妙法?”
nbsp二将齐声道:“人言公畏蜀如虎,岂不可耻?况我军比蜀较多,难道竟不能一战么?”
nbsp司马懿被他一激,也有些忍耐不住,乃语二将道:“既如此说,可传语各营,指日决战。”二将得令趋出,便向各营通报。这二将叫作贾栩、魏平,年少气盛,既已分头传令,便即磨拳擦掌,专等厮杀。
nbsp过了两日,司马懿召诸将入议道:“欲击蜀兵,必须两道并进,一路攻卤城,一路救祁山,使他不得相顾,方可奏功。”
nbsp张合出应道:“合愿往祁山。”
nbsp司马懿于是拨兵万人,令张合引去,自率大军出战。
nbsp诸葛亮闻司马懿营中有鼓角声,料他发兵前来,便授计与魏延、高翔、吴班三将,使他分头行事,自率大队出城,就城外布成阵势,从容待着。好整以暇。约阅片时,便见司马懿兵过来,诸葛亮却令前军用连臂弓,射住司马懿兵。连臂弓由诸葛亮特制,一弓能连射十箭,司马懿兵虽然锐悍,究竟禁不住许多箭镞,一再冲激,都被射回。
nbsp待至锐气少衰,忽然蜀阵内一声鼓号,万军潮涌,猛扑过来,司马懿忙督众截住;甫经交锋,刺斜里杀到一支人马,乃是蜀将高翔的旗号,当即分兵对敌,抵死不退。
nbsp谁知后面喊声大震,蜀将吴班,又复杀到,懿始大惊,麾兵退回。蜀兵三路追击,司马懿且战且行,才经半途,蓦然看见一彪军横截路中,为首一员大将,拍马舞刀,大呼魏延在此,吓得懿魂驰魄散,几乎坠马,幸亏骁将贾栩、魏平等,保住司马懿之身,奋力夺路,才得走脱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nbsp这番交战,蜀兵大捷,斩获甲首三千级,衣铠五千领,战具不可胜计。司马懿得脱归营,埋怨部将好战,致有此败。
nbsp嗣是决计坚守,不敢再出。张合闻司马懿兵败,却也即退还,两下又相持旬月。
nbsp魏将郭淮,调集雍凉劲卒,拟从间道往袭剑阁,偏被蜀营探卒侦知,飞报大营,诸葛亮便派兵守险,使姜维马岱等,带领前去。长史杨仪,报称现存八万人,四万人应该更替,现因来兵未到,新旧难继,只得暂从权变,留屯一月,方可遣归。
nbsp诸葛亮微笑道:“我自统兵以来,未曾失信,今既到了更替的时候,理应如约遣还,且应归军士,想已束装待返,家中父母妻子,并皆悬望,就使大敌当前,我却不能临危失信,乃令他如期归去便了!”
nbsp欲留故纵。杨仪出来传达诸葛亮军命,军中偏偏不愿速行,共称丞相大恩,死且难报,愿留营再战,誓扫魏兵。
nbsp正持论间,忽由李平差到,参军狐忠,督军成藩,呈上平书,请诸葛亮即日还师。诸葛亮不免惊疑,但想李平是老成宿望,当必另有所见,且平方督主粮运,粮若不继,亦难行军,因决意退归。先遣狐忠成藩还报,一面召集将士,示以归意,且谓魏兵追来,须努力退敌。将士等都想再战,听到班师命令,尚觉失望,欲要他力敌追兵,巴不得杀敌多人,借报恩遇;所以军令一下,齐声相应。
nbsp诸葛亮复说道:“诸君肯努力杀敌,还有何说?但死战也是无益,我当诱彼至木门道,并力围攻,就使他有千军万马,也不能脱逃了。”
nbsp诸葛亮当下遣人至祁山,嘱令老将王平,乘夜潜退;自在卤城拔寨齐起,却是堂堂皇皇,还向汉中。早有魏谍报知司马懿,司马懿再使探明虚实,果然卤城内外,不见蜀兵,乃笑语诸将道:“蜀兵已退,何人敢去追击?”部将都称愿往,惟张合默不一言,司马懿目视张合道:“将军意见,莫非是不宜追去?”
nbsp张合答说道:“兵法有言:‘归军勿追。”语见《张合传》。
nbsp司马懿微哂道:“公亦未免前勇后怯了。”为此一语,激得张合性起,竟奋然道:“合临阵至今,向不落后,要追就追,岂肯怯敌?”
nbsp司马懿复语道:“公为前驱,我为后应,但教兵多将奋,不怕诸葛诡计。”
nbsp说罢即令轻骑万人,随张合先行,自率三万人继进。张合长驱直往,追及蜀兵,蜀将魏延,回马与战,约有数十回合,方才徐退。张合步步紧逼,不肯相舍,延又回战数次。及见张合后面尘沙飞起,料有魏兵踵至,索性引兵急奔,甚至兵士弃甲抛戈,塞满道路。
nbsp张合亦恃有后军接应,放心再赶。延驰入木道中,道路逼狭,佯作人马蹴乱的情形,诱张合追来。张合骤马急进,已入窄径,两旁统是高阜,一声炮响,万矢齐下,可怜张合不及回马,已被飞矢射中右膝,倒毙马下。
nbsp魏兵跟入道中,都被射死;只有后队仓皇逃回,又被蜀兵驱杀多名,幸由司马懿驰至,让过败卒,截住蜀兵。蜀兵如熊如虎,锐不可当,司马懿知是难敌,翻身急退,已丧失了千余人。蜀将魏延,依着诸葛亮命,不复穷追,收兵自归。
nbsp诸葛亮已早入汉中,会晤李平。这李平为谁?原来就是中都护李严,严改名为平,自诸葛亮调入汉中,叫他督运,他因夏天多雨,恐粮不能继,拟劝诸葛亮还军;及与诸葛亮相见,又满口支吾,反欲归咎狐忠成藩。
nbsp诸葛亮不屑与辨,径入成都,面奏后主刘禅。后主刘禅方得平表,谓诸葛亮佯退诱贼,诸葛亮乃取呈李平手书,弹劾他颠倒迷罔,居心不良,因废黜李平为庶人,徙置梓潼;惟仍用李平之子李丰为中郎将,参赞军事。罪不及孥,纯然王道。
nbsp诸葛亮乃劝农讲武,推演兵法,作八阵图,立石为表,俾便练习。又命军吏采办材木,制成牛马,内用机捩转旋,自能行动,可运粮米,叫做木牛流马;预约三年以后,再行出征。
nbsp魏将司马懿,返入长安,当然不敢寇蜀,但敕诸将,严守要害罢了。
nbsp且说魏主曹叡即位以后,仍守乃父遗志,专任异姓,不重同宗。
nbsp任城王曹彰,在曹丕黄初二年,便已暴亡;独甄城王曹植尚存,徙封雍邱,再徙浚仪,很不满意。会因入朝许宫,得见金缕玉带枕,为甄夫人的故物,更不免触动旧怀,格外悲悼。曹植还经洛水,作《感甄赋》,可歌可泣。何劳阿叔这般多情?魏主曹叡嗣位时,虽已追谥生母甄夫人为文昭皇后,但于甄夫人冤死情形,尚未详悉。
nbsp相传甄夫人死不成殓,甚至披发覆面,用糠塞口,就中都由郭后暗地安排,一手掩住,不令曹叡知道。曹叡虽郭后抚养成人,但尚有李贵人暗受曹丕嘱托,从中监护,所以曹叡得无恙,安然嗣位。
nbsp哪知天下事若要不知,除非莫为,郭后害死甄夫人种种情弊,却被曹植一一侦悉。太和四年,太皇太后卞氏病殁,曹植还都奔丧,乘间白叡,述及甄夫人惨死情状,曹叡尚疑信参半,秘密询问庶母李贵人,才知曹植言非诬,不胜悲愤。因而命甄夫人兄子甄象,以中郎将兼代太尉,持节赴邺,改葬甄夫人,号朝阳陵,且改封曹植为陈王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nbsp曹植虽然得增封,仍然不获大用,就国以后,得病即亡,谥曰思王。
nbsp曹叡复搜曹植遗着,得赋颂诗铭,杂论百余篇,内有一篇《感甄赋》,迹近嫌疑,因此改名《洛神》,这且毋庸细表。惟曹叡曾经立毛氏为皇后,出入同辇,伉俪甚谐。嗣复得河西太族郭氏女,美丽无双,拜为夫人,宠逾毛后。郭氏生女名淑,数月而夭,曹叡哀痛异常,适甄后从孙甄黄,亦致幼殇,因特替他阴配,取棺合葬,为女子谥立庙,并追封甄黄为列侯,且令举朝素服。司空陈群,少府杨阜,联名谏阻,均不见听。溺爱至此,古今罕闻。既而为避灾计,与郭夫人出幸摩陂,特筑景福承光殿,作为行宫。忽闻摩陂井中,出现青龙,便挈郭夫人往观,井中果然隐隐约约可见有鳞甲之物,蛇耶?龙耶?遂号摩陂为龙陂,改太和七年,为青龙元年。
&nb
第618章 张合毙命,孔明归天[1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