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281集:新方向根据反馈改进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小吴把手机从耳边拿开,屏幕还停在王建国的朋友圈页面。那张凌晨三点十七分的机器自检截图,像枚钉子,把他原本准备发问卷的念头牢牢钉在了原地。他抬头看向刘好仃刚离开的方向,手指在键盘上悬了两秒,干脆把“问卷发送时间”从今晚八点改成了现在。

    nbsp消息刚推送出去不到十分钟,微信群就开始响了。

    nbsp“你们这报警半夜响八回,我媳妇以为厂里进贼了。”

    nbsp“界面那个蓝色按钮,点完没反应,我以为死机了。”

    nbsp“上次说赔停机费,真停了你们真赔?”

    nbsp老周扒着手机一条条看,眉头越皱越紧:“这哪是反馈,这是吐槽大会。”

    nbsp刘好仃这时候正坐在厂里技术间的小桌前,手里捏着一叠打印出来的原始回复。他没急着说话,而是把“夜间报警”四个字圈出来,又拿红笔在旁边写了个“70%”。

    nbsp“小吴,把所有反馈里带‘吵‘响‘半夜的挑出来,按时间排个序。”他头也不抬,“老周,调出最近两周所有客户的设备日志,重点看凌晨两点到四点之间的报警记录。”

    nbsp小吴敲着键盘,一边导数据一边念:“十七条提到报警太勤,九条说界面反应慢,还有五个人问‘能不能让机器自己判断轻重。”

    nbsp“轻重?”老周抬头,“你是说,别一冒烟就拉警报?”

    nbsp“对。”刘好仃把一张图表铺开,“咱们现在是温度一超就响,可客户要的不是‘响,是‘该响的时候响。就像人咳嗽,偶尔咳两声不用去医院,真喘不上气才该叫医生。”

    nbsp老周盯着图表看了会儿,忽然一拍桌子:“还真有规律!报警高峰集中在凌晨三点前后,可那会儿多数厂子产量不到白天三成,有的干脆停工了。”

    nbsp“说明啥?”刘好仃问。

    nbsp“说明机器没坏,是客户生产节奏变了,咱们的阈值没跟上。”老周语气沉下来,“咱们定的报警线,是按满负荷跑的数据来的,可人家半夜换料、调模、试机,温度波动大,系统就当故障处理了。”

    nbsp刘好仃点点头,提笔在本子上写:“改报警逻辑——温度超限还得持续十分钟以上才触发。另外,加个时段标记,让客户自己选‘生产中和‘调试中模式。”

    nbsp小吴抬头:“那界面卡顿呢?好几个人说点‘远程诊断半天没反应。”

    nbsp“我去看了。”小李这时候推门进来,手里拎着个保温饭盒,“刚回访了老张的厂。他们车间信号差,一到二楼就断连,点一次加载三十秒,谁有耐心等?”

    nbsp“不是机器问题,是环境问题。”老周松了口气,“那界面本身没问题?”

    nbsp“界面也有问题。”小李打开手机相册,“他们老板老张手指头一按,整个屏幕都抖,原来是他戴手套操作。咱们那个‘确认按钮太小,戴手套根本点不准。”

    nbsp刘好仃笑了:“工人干活哪有脱手套的?咱们设计时坐在空调房里点手机,当然觉得按钮够大。”

    nbsp他起身走到白板前,写下三行字:

    nbsp1.nbsp报警太频——阈值僵化,缺缓冲机制

    nbsp2.nbsp界面卡顿——信号差+按钮小

    nbsp3.nbsp操作困惑——没考虑戴手套、油污手

    nbsp“现在问题清楚了。”他转身,“不是机器不灵,是咱们没按工人的活法来设计。”

    nbsp第二天一早,刘好仃把技术组和客服组召集到会议室。桌上摆着三份文件:一份是报警时间与产能对比图,一份是客户原话摘录,还有一张手绘的车间操作场景草图。

    nbsp“先解决最闹心的

第1281集:新方向根据反馈改进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