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326集:新机遇潜力评估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bsp;nbsp林晓彤噗嗤一声:“那倒不至于。”

    nbsp“咱们现在有的,是一个苗头。”刘好仃用笔尖点了点白板,“苗头不是火把,照不亮前路,只能告诉你——这儿有路。”

    nbsp王浩挠头:“可数据在这儿摆着,回报周期短,技术门槛也不算高,市场又这么大……”

    nbsp“可推广难度你算了吗?”刘好仃打断,“咱们厂的老师傅用了半年才信‘骂声能触发报警,别的厂呢?一听‘听玻璃说话,第一反应是不是觉得咱们疯了?”

    nbsp林晓彤想了想:“所以得包装。”

    nbsp“不光包装。”刘好仃在“行业痛点匹配度”下面划了一横,“得找那些已经被炸怕了的厂。谁家一个月炸三次以上,谁就最可能愿意试。”

    nbsp王浩眼睛又亮了:“我可以做个模型,抓公开的行业事故通报、售后维修记录,筛出高风险客户群。”

    nbsp“别叫客户。”刘好仃纠正,“现在咱们没产品,只有想法。叫‘潜在适配对象。”

    nbsp“行。”王浩记下,“那下一步是不是该做方案书了?”

    nbsp“不做。”刘好仃合上白板架,“现在做方案,等于拿一张草图去盖楼。咱们连地基稳不稳都不知道。”

    nbsp“那……”

    nbsp“先小范围验证。”刘好仃看着两人,“找一条外厂的线,悄悄装一套,不声张,不宣传,就看它能不能真预警、真止损。成了,再谈别的。”

    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    nbsp林晓彤问:“可怎么让人家愿意装?总不能白干吧?”

    nbsp“就当交学费。”刘好仃说,“咱们学他们的产线脾气,他们省点废料,各取所需。等数据攒够了,说话才有分量。”

    nbsp王浩低头琢磨了一会儿,忽然抬头:“要不……我联系铁岭那家电工?他不是说他们厂慢切段老出事吗?人也实在,一顿饭就聊开了。”

    nbsp刘好仃点头:“可以,但别提‘心跳‘预言这种词。”

    nbsp“那怎么说?”

    nbsp“就说咱们在试一个‘声音报警小装置,能提前发现设备异常。”刘好仃顿了顿,“越土越好,越像修家电越安全。”

    nbsp林晓彤笑出声:“那咱们这高科技,最后得靠‘修电路的老张推荐才能出头?”

    nbsp“咋了?”刘好仃也笑了,“哪行哪业,不都是熟人嘴里一句话传开的?你写一百篇论文,不如老师傅说一句‘这玩意儿,灵。”

    nbsp王浩打开新文档,标题打了四个字:**潜力评估初稿**。

    nbsp刘好仃没再说话,转身打开工具箱,把拾音器又拿出来看了看。振膜上还沾着一点玻璃粉,他用指腹轻轻抹了下,动作很轻,像在擦一块老怀表的玻璃面。

    nbsp“对了。”林晓彤忽然想起什么,“这技术要是真能推开,咱们总得有个名字吧?总不能一直叫‘听玻璃说话。”

    nbsp刘好仃头也没抬:“现在想名字,跟刚学会走路的孩子琢磨退休金似的,早了点。”

    nbsp王浩在键盘上敲下第一行字:

    nbsp“本评估基于三项核心指标展开:技术可复制性、经济回报周期、行业痛点匹配度……”

    nbsp刘好仃把拾音器放回盒子,盖子合到一半,忽然停住。

    nbsp他盯着振膜边缘的一道细痕,像是被什么尖物划过。

    喜欢。

第1326集:新机遇潜力评估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