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北周崛起: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301章 地方政事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上善殿。

    nbsp宇文衍临案奋笔疾书。

    nbsp写的是放荡不羁的狂草。

    nbsp在外行眼里,这样的书法就如鬼画符一般。

    nbsp宇文衍擅长的是瘦金体,行楷次之,草书最末。

    nbsp穿越后,闲来无事他就会写上几幅。

    nbsp当下读书人临摹最多的是“二王”的书法。

    nbsp其次是魏碑。

    nbsp貌似《兰亭集序》真迹就在小皇帝手上。

    nbsp不过他不是这方面专家,无法确认其真伪。

    nbsp历史上,真迹自唐以后就失踪了。

    nbsp野史传言李世民对其爱不释手,在他死后可能被陪葬于昭陵了。

    nbsp王羲之,王献之父子二人,不但行楷独步天下,草书也是一绝。

    nbsp王献之独创“一笔书”,在草书上的成就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。

    nbsp除了东晋的二王。

    nbsp后来的唐朝还出过孙过庭,张旭,怀素三个书法大家。

    nbsp都是集草书之大成者,张旭更是被称为“草圣”。

    nbsp还有唐玄宗时期的颜真卿,书法也是独步天下。

    nbsp所创“颜体”为后人所尊崇。

    nbsp不过。

    nbsp在这方时空,人们是无缘欣赏到这些书法大家的佳作了。

    nbsp宇文衍很享受这种不拘一格,恣意挥洒,如野马奔腾,一气呵成的书写方式。

    nbsp哪怕是狂草,看似毫无章法,却是有迹可循。

    nbsp绝不是后世某协一些所谓“大家”出品的“射书”,“丑书”,“吼书”那般厚颜无耻,丢人现眼!

    nbsp“陛下,最近几天的奏章取回来了!”

    nbsp看到小皇帝笔锋收停,墨言出声说道。

    nbsp“嗯,念来!”

    nbsp宇文衍满意地看了一眼自己的杰作,好像有所长进。

    nbsp离开书案,坐到茶台开始泡茶。

    nbsp这些奏章都是政事堂处理过的,小皇帝不时会挑一些来看看。

    nbsp奏章无非就三种情况:

    nbsp一是报喜邀功。

    nbsp二是报忧要钱。

    nbsp三是请安套近乎。

    nbsp当然,紧急军情除外。

    nbsp当下正处于秋收时节,这些十数天前发出的奏章,大多都是汇报今年的丰收愿景。

    nbsp要钱的奏章也有,无外乎就是修路,筑堤,开凿水渠,兴建围堰,打井等一系列水利工程。

    nbsp这些都是朝廷鼓励发展的民生工程。

    nbsp只要制定出详细合理的方案,向上一级衙门申请,经审核确认无误,户部就会按预算拨款。

    nbsp钱不是给出去就完事了。

    nbsp专款专用,任何人都不能雁过拔毛,层层盘剥。

    nbsp每项工程支出都必须明确记录。

    nbsp施工过程中,御史台将不定期行使监察之职。

    nbsp完工后,将由上级衙门组织验收。

    nbsp每一项工程,地方父母官,实际负责官员,施工人员,御史台监察官员,验收官员,百姓代表都需签字画押。

    nbsp连同有关工程数据及财务账目,全都上报朝廷,留档保存。

    nbsp对于铤而走险,以身试法的官员,视情节轻重,大周律都有明文处罚条款。

    nbsp轻则罚俸降职,重则罢官入狱。

    nbsp更甚者那就是人头落地,家族贬为庶人,千里流放。

    nbsp宇文衍尤为看重民生工程,每年平均支出近四百万贯。

    nbsp相当于大周国库年收入的四分之一。

    nbsp付出海量钱财,得到的回报也是丰厚的。

    nbsp几年下来。

    nbsp全国各郡县完工大小民生工程数千处。

    

第301章 地方政事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