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北周崛起: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302章 东北局势初定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金秋九月。

    nbsp收获的季节。

    nbsp中旬。

    nbsp北方的粟、麦,以及辽宁道的水稻全部晾晒入库。

    nbsp全国各地开始一年一度的田税征收工作。

    nbsp同时。

    nbsp朝廷也从百姓手中收购一部分余粮。

    nbsp除开原有的长安太仓,洛阳河阳仓。

    nbsp后又兴建了华阴永兴仓,洛阳含嘉仓、常平仓、回洛仓,浚县黎阳仓。

    nbsp五处粮仓先后投入使用,每处能存粮三到五百万石。

    nbsp这是国家战略储备粮仓,规格最高的一级。

    nbsp各郡县还有规格较低的一些粮仓。

    nbsp应付流年灾荒之用,以备不时之需。

    nbsp宇文衍参照后世经验,制定了一整套严密的国家储备粮制度。

    nbsp各地刺史,太守,县令,丰收报喜的奏章如雪片般涌向京城。

    nbsp最让小皇帝欣喜的还是辽宁道。

    nbsp拿下丸都城和国内城后,设玄菟郡。

    nbsp随后移民两万户过去。

    nbsp从幽州总管阴寿击溃高宝宁残部,小皇帝派贺若弼经营辽西伊始。

    nbsp朝廷已从河北道,山东道,河南道三地移民七十余万百姓前往。

    nbsp水稻试种成功,使得这些百姓很快就在新的土地上落地生根。

    nbsp成了朝廷掌控辽宁道的坚实根基。

    nbsp如今。

    nbsp粮食方面,完全做到了自给自足。

    nbsp科尔沁郡放养的马牛羊,相当一部分都是输送到中原。

    nbsp在这里,吸收了不少库莫奚,契丹,室韦部落的牧民定居。

    nbsp利用他们的经验,管理草原上的牲畜。

    nbsp辽河平原下游的农耕区,也有一些部落牧民前往定居。

    nbsp与汉人杂居,学习耕种技术。

    nbsp辽西龙城(朝阳)和辽东城(辽阳)两地,是辽宁道当下最繁华的两座城池。

    nbsp农闲时,百姓们可以进行一些渔猎活动。

    nbsp平时积攒的东北山货可以拿到城中市场,卖给一众商贾。

    nbsp野山参,鹿茸,貂皮,熊胆,兽鞭等,都是中原贵族趋之若鹜的珍宝。

    nbsp辽河中游。

    nbsp两岸泥泞沼泽,水泡密布,不宜耕作。

    nbsp但在冬天时,却能从中获得上天馈赠的礼物。

    nbsp凿冰下网,成了周边百姓冬天里的盛大活动。

    nbsp动辄一二十斤的胖头鱼,大铁锅一炖。

    nbsp嘎嘎香!

    nbsp一条就够全家人吃几天了。

    nbsp有铁炉子和火炕这两样过冬神器。

    nbsp哪怕是严冬,似乎也不是特别难熬。

    nbsp有了食物及舒适居所的双重保障,就算条件恶劣一些,移民百姓也是成天乐呵呵的。

    nbsp作为普通老百姓,没什么比一家人平安地吃饱饭来得重要。

    nbsp拿下辽东。

    nbsp是这几年来小皇帝很满意的一件大事。

    nbsp对于大周朝廷,其重要性,一点不亚于突厥分裂。

    nbsp除了收复故土,几年下来,还俘获高句丽近三十万的人口。

    nbsp这些人口以家庭为单位,分散到中原各县定居,成为自耕农。

    nbsp不听话的刺头被送往工地、矿山,成为免费的役力。

    nbsp“陛下,釜山港那里也能种水稻啊?”

    nbsp墨言念完驻军将领秦谱的奏章,不禁出言问道。

    nbsp“那里位于辽宁道南边,气候更为温和,当然能种水稻……”

    nbsp宇文衍拿起细长竿,点了点大周疆域图上釜山港的位置。

    nbsp新罗王金白净当初给了两千役力,用于建设港口。

    nbsp秦谱趁机开垦了五万亩土地出来,全都种上水稻。

    nbsp毫无疑问,获得了大丰收。

    nbsp两千役力金白净没问,秦谱也就没还。

    nbsp从开荒到播种、插秧,一直到收获,他们全程参与。
第302章 东北局势初定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