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7章 千里战线[1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随后。
nbsp大家前往侧殿用膳。
nbsp饭菜很丰盛,却不显奢华,大多是本地的一些特色吃食。
nbsp其中有数道豆腐做的菜肴。
nbsp据说。
nbsp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,倍受当地百姓喜欢,做成各式各样的美食。
nbsp最具特色的一道小吃就是——“豆腐脑”。
nbsp口感细腻,味道鲜美。
nbsp搭配蒜泥,豆豉,香油等调料,其味更加美妙。
nbsp另外。
nbsp还有烧饼,糯米圆子等传统吃食,以及一些河鲜。
nbsp野生河鱼,河虾,河蟹经过烹饪,做成各种美味佳肴。
nbsp喝的酒是淮南郡当地的米酒,因淮南王刘安特别钟爱,被当地百姓称作——“王酒”。
nbsp酒水微黄,烫过后酒气颇浓,尝起来香甜无比,特别好下肚。
nbsp“此酒不错,难怪淮南王喜欢!”
nbsp宇文衍和众臣喝了一杯,放下酒杯夸赞道。
nbsp作为当地父母官,慕容三藏顿感脸上有光,拱手谢过皇帝赞许。
nbsp小皇帝摆了摆手,示意众人随意,端起碗,开始大口干饭。
nbsp他的胃口向来很好,也不挑食,吃什么都香。
nbsp正是长身体的时候,吃得也多。
nbsp盛汤用的大海碗,不论是米饭还是面食,每顿吃一碗不在话下。
nbsp饭后。
nbsp宇文衍在众人陪同下登上城墙。
nbsp龙武卫第一时间接手了寿县城防,按照皇宫规格布置。
nbsp城外还有近万军士护卫。
nbsp内外结合,形成了数道铜墙铁壁般的坚固防御。
nbsp城墙上三步一哨,五步一岗。
nbsp城门楼还架设了八牛床弩。
nbsp这种既可单发狙杀,又能多矢齐射的远程大杀器,用于城防再好不过了。
nbsp士卒看到天子驾临,全都立正敬礼,眼神中闪耀着崇敬的光芒。
nbsp宇文衍下过一道诏令,凡当值在岗军士,见圣驾只需要敬礼即可,不必单膝跪地,拱手见礼。
nbsp小皇帝点头示意,有时还驻足询问几句。
nbsp“陛下,此地当真是好啊,二水交汇,交通便利,民风质朴,还是鱼米之乡……”
nbsp韦孝宽立于城头,略显沧桑的脸上尽是欣慰之色。
nbsp“好山,好水,好风光,这还是郧国公六年前伐陈的功劳呢!”
nbsp“对了,如今身临其境,和朕好好说说当初的寿阳之战!”
nbsp那次出征,宇文衍让王鹰,元氏兄弟,李药师以及三十名暗卫随军历练,增长见识。
nbsp暗卫提前潜入城池,获取情报,为攻城贡献了一份力。
nbsp城破后。
nbsp王鹰在千军万马中小试岳王枪之威,直接挑杀想要突围的守城主将。
nbsp元氏兄弟也有英勇表现,最先冲锋入城,数十斤的双锤和狼牙棒杀得陈军人仰马翻。
nbsp李药师在乱战中推开郧国公,惊险躲过敌军冷箭。
nbsp说起当年的战事,全在笑谈中,已经没有了战场上冷血残酷的气氛。
nbsp“时间过得真快,转眼间,当年的小屁孩如今都成先锋将军了……”
nbsp韦孝宽看着朝气蓬勃的李药师,仿佛见到了年轻时的自己。
nbsp“郧国公老当益壮,威风不减当年,在您面前,吾等永远都是孩子!”
nbsp你看看,这就是现在的李药师,谁还敢说他情商低,不会做人?
nbsp比起历史上不善言辞,不善交际,只顾攻城拔寨,所向披靡的“军神”,性格有了很大的不同。
nbsp“你这孩子……”
nbsp韦孝宽笑颜逐开,心里很是受用,对他的喜爱溢于言表。
nbsp这几年来。
nbsp他也在有意栽培小李靖,把自己一生积累的军事经验悉数传授。
nbsp李药师神童之名也不是虚的,显露出了军事方面的天赋,一点就通。
nbsp能得到“大周第一战神”的指点,那是多少青年才俊梦寐以求的事情。
nbsp何况韦孝宽毫无保留,倾囊相授,说是他的关门弟子都不为过。
&
第367章 千里战线[1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